返回顶部

营造创业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涪城: 为“创客”打造“圆梦之城”

http://www.scol.com.cn  (2016-03-15 11:05:42)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李伟  

金家林,科技城软件产业园,6栋楼里弥漫着浓浓的创新创业气息。6万余平方米的面积,创业者可以在这里完成产品设计、公司诞生、培育、加速等成长的全过程。

种子虽小,却孕育着希望。悉心培育创新“种子”,给创意插上“翅膀”,涪城,正在构建广大“创客”的“圆梦之城”。近年来,涪城区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各类优秀科技人才、团队等优质资源向创新产业集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筑 巢

建成21万平方米的孵化平台

如果说读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起点,那么毕业以后的创新创业则是人生的第二次奋斗。墨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80后小伙汪洋旭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

汪洋旭是从金家林软件产业园“零租金”创业“苗圃”里升起的创业明星。有过三维动画、影视技术开发背景的他和几个有同样行业背景的80后小伙走到一起,成立了这家文化科技公司。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

这样的“草根”创业故事,每天都在软件产业园里上演。

涪城区地处科技城建设集中聚集区,如何营造最佳“众创”生态,全面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让科技源泉充分涌流?

涪城区的解题方式是: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为他们“筑巢”,搭建起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和成长的桥梁。目前,全区已建立光通信产业园、试验区信息安全基地、126文化创意产业园等7个专业平台,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相应产业园区和孵化器。

涪城区还积极搭建大众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入社会资本,建成石塘燕景堂、金家林创兴孵化器,为有创业意愿的群众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政策宣传、创业资金扶持等“全方位”服务。同时,鼓励乡镇、街道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集创业辅导、融资指导、市场推广、孵化服务为一体的众创空间。2015年,全区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器6.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21.1万平方米,新入驻科技型企业155家。

引 凤 吸引更多项目和人才来涪城

“选择入驻绵阳(国家)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算是来对了。”从事智能家居设备开发的绵阳一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勤说。

2015年5月,张勤在对多个城市考察后,来到绵阳创业。涪城区金家林软件产业园为公司提供了50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用房。“我们已形成了6项专利,第一代智能家居产品已经成功面市,第二代产品将于今年5月面市。”对于选择在涪城创业,张勤信心十足。

为吸引更多人才,涪城区密集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快打造人才“梦工厂”。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软件产业园,9000余平方米的创业服务中心成为“一条龙”的创业孵化平台。在软件产业园创业,场地租金前两年全免,第三年减半,并免费提供经营办公所需的桌椅等基本设施,配备专业实验室;高校毕业生创业工商注册实行“零首付”,创业者所缴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第一年按100%扶持补助,后两年按50%扶持补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以申请不超过1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可视项目规模放宽到80万元,贷款2年内由政府全额贴息。

创业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涪城区财政安排了7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其中成果转化100万元、应用技术2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300万元、专利资助1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5000—10000元奖励;围绕涪城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建设工作,给予300—3000元专利申报受理资助。

仅2015年,涪城区财政就拿出1000万元给予销客亿融等9个创新创业团队、燕景堂等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富临精工技术中心研发平台等3个创新研发平台、63名创新创业人才资金资助;给予捷智光电、上略互动、蝴蝶信息等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86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16万元资助。

服 务 在创业过程中一路有呵护

位于杨家镇香草园商业街的“妙季优鲜”电商生活馆是一家经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线下体验店,股东之一何敏是一位在外打拼多年的返乡创业者。“刚一说到要开线下体验店,区上商务、农业部门的负责人就忙前忙后,带我到杨家镇选址。”何敏坦言,之所以选择在涪城创业,就是看中这里良好的服务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涪城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先后梳理国、省、市、区四级创新创业政策,编印发放《涪城区扶植政策汇编》3万份。完善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功能,联系金融机构,现场为企业办理存取款、汇兑、贷款、国内结算、理财等业务。软件产业园设立投资服务中心,为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招商、政务、商务配套等“一条龙”服务。

打造专家服务团队。深入辖区56户企业和在绵高校,摸排各个行业中的企业家和高校专家相关情况,筛选创业经验丰富、服务意识较强的知名人士加入“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已吸纳专家34人,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成功创业者、法律工作者等,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运作、贷款融资、市场营销策划等指导。

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深入在绵高校开展“创业服务进高校”专题讲座和“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就申请见习补贴、创业补贴给予指导建议,开展农民创业意愿调查,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农民企业家、外出能人及外出党员“四本”台账,开展农民工创业沙龙,分享创业心得,宣传辖区创业优势。(梁明)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