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绵阳涪城:党建引领 昭觉县火普村走上脱贫之路

www.scol.com.cn  (2018-02-13 15:15:09)  来源:四川在线-绵阳频道  
编辑:尹勇  

四川在线消息(黄帅 陈湘 杨海燕 王荔记者薛世荣)“现在我们住上了新房子,日子也越过越好,脱贫也有了盼头。”“我家现在除了一年土地租金收入1000多元外,还有合作社务工报酬和合作社分红。这日子过得越来越亮堂了。”2018年春节前夕,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告诉记者。

火普村新貌 黄帅摄

吉地尔子家坐落在火普新寨高高的山崖上,白色砖墙,黑瓦屋顶,大门前用石砖筑起的围栏院子都铺上了水泥,附近的空地上建有“微田园”,种上了时令瓜果菜蔬。

火普村是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23个贫困村之一。在帮扶中,涪城区创新党建领援建和精神扶贫的对口帮扶机制,将市委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引入推广,使该村脱贫有了抓手、产业有了路子、运行有了机制、保障有了措施,形成了“火普经验”。

以前,火普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住在土坯房里,房屋破旧,又因地理环境影响,收入来源单一,日子非常贫困。而如今,一幢幢新建的平房错落有致地卧于蓝天白云下,形成美丽的“火普新寨”。

过去一年,在绵阳市涪城区下的“绣花功夫”中,彝家寨子安上了太阳能路灯,亮了寨子也亮了眼睛;贫困户家家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暖了身体更暖了心房;村上建立了产业合作社,立的是产业更立的是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单靠安全住房建设并不足以让贫困户脱贫,如何指导当地推进发展适宜的产业,为村民寻找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致富的渠道,才是助推群众脱贫奔康的“重中之重”。

涪城区清楚地认识到,扶贫帮困首先要从当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帮起。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激发干部群众的强烈认同。

2017年,涪城区前线指挥部以“党建引领、转变观念”为着力点,与后方对口联系帮扶单位共同开展了党的建设四大行动项目,以突出党旗飘在彝族山寨、党音响在彝族山寨、党恩播在彝族山寨,形成了党建引领,带动火普村发展变化的帮扶特色。同时,将“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与班子建设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充分利用涪城培训资源,不断提高火普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如今,在昭觉脱贫的路上,党员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已蔚然成风,村民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家都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党员队伍完善了,如何选好一项适合村情的产业,这是脱贫的关键。

2017年,涪城区按照“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的原则,结合当地特点,尊重村民种养习惯,引入先进发展理念,成立涪火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并以涪城区首批帮扶资金为股金办起以养肉食西门塔尔牛为主的养殖场。

同时,又通过土地流转、利用涪城帮扶资金,建成6.8亩蔬菜大棚,扩种草莓和试种羊肚菌。为让农户掌握种植技术,前线指挥部聘请了技术员驻扎昭觉进行实地指导,时时解决农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拓展延伸产业“脱真贫”,涪城区以合作社为牵引,实行统一购种、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为让原生态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涪城区通过以购代捐、订单农业和电商平台,解决产品销售和物流难题,走出“合作社+种养骨干+自营农户”发展新路子。并努力打造生态种养殖品牌,逐步实现“农村”变“农庄”、“草场”变“牧场”。

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实施的改建,让火普村告别了“黑暗”。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村”的建设,彻底改变了火普村的旧貌,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

物质生活有了巨大改善,精神生活也要跟上。涪城区复制了区内的文明创建好经验,利用“村村响”广播设施,大力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禁毒防艾等知识。开展“脱贫不忘党恩”感恩教育,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切实让村民形成好风气。

“住上了新房,生活方便得很,再也不怕漏雨了。村民拉马有惹高兴地说,他现在对自己的新家越看越喜欢,每天一有时间就拾掇家里卫生。他家里还饲养了牛和猪,每年卖出的牛肉和猪肉,可以赚二到三万元,比之前的收入翻了好几翻。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火普经验”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探索的开端!涪城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更实在的行动,尽早让彝族同胞走到致富奔康之路。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