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经开区: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http://www.scol.com.cn  (2016-08-10 08:32:39)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站在国家级经开区行列及绵阳“一城三区”新定位上,经开区定位全市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坚定走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道路。我市启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来,经开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举措,奋力向“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千亿元产业城南新区进军。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经开区,拥有电子信息类企业长虹电源、瑞可达、金华洋、华丰连接器等,化工环保类企业利尔化学、东材科技、禾大西普、日普精华等,可谓“家底丰厚”。目前,全区已有19个企业科研开发机构,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涉军科研院所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技术合作。

抓住了项目,便是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全面创新改革启动以来,为了保障军民融合产业良好运行和项目投资稳步增长,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充分调动区级部门及两镇一办等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推动项目开工。

据介绍,以长虹公司计划投资30亿元,在经开区打造长虹军民融合暨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为例,为狠抓项目及早落地,经开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抢抓拆迁安置工作进度、缩短项目交、供地时间,并强化项目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实现项目流程再造,提供专业全方位服务,加快推进了项目实施。

经开区作为“园保贷”项目首批试点园区,与合作银行及管理公司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真金白银”助推军民融合企业发展。截至目前,辖区已有10家企业通过“园保贷”专家评审,2家企业已获得1250万元增信贷款。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应急转贷资金,截至目前,已为2家符合条件企业办理了应急转贷业务,共计金额2000万元,一定程度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在政策层面,经开区不断加大对军民融合企业倾斜力度,指导企业加强项目挖掘和入库,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近两年为军民融合企业争取专项资金超过6000万元,其中东材科技公司获得绵阳科技城军转民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4639万元。

经开区还从加快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上着手,辖区已建成两个创业孵化器,并建立了项目成长基地3个。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免费进入孵化器,发芽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可直接进入项目成长基地,享受场地租金减免等扶持政策。今年1-5月,全区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大学生创业企业183家,新入驻孵化器企业70余家,新入驻三江工业园、积家工业园等产业园区的企业10余家。

政府搭好平台,企业不断发力。目前,经开区拥有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和11家市级技术中心,大大提升了军民融合创新能力。据介绍,今年已组织3家企业(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四川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市级技术中心。

瞄准高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创新改革势在必行,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经开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创新转化、产业培育、人才集聚、开放合作、金融服务“五大体系”,走出一条以军民深度融合的全面创新之路,争取探索出值得复制推广的“经开经验”。(夏宁 赵烨)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