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永胜镇创业者李照勇——发挥特长 踏实走好每一步

http://www.scol.com.cn  (2016-05-09 10:44:42)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李伟  

能够创业成功,并且稳扎稳打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这应该是每一个创业者都期盼的事。但创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巩固创业成果。永胜镇的创业者李照勇,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

热爱农业

勤恳工作屡遭挫折

1992年,李照勇从江油市新安农校毕业后,进入了新凤乡农技站上班。总算能学以致用了,李照勇非常高兴。虽然收入不算多,但李照勇依然充满了干劲。带着满脑子学到的农业知识,怀着服务农村的梦想,焕发着年轻人的朝气与热情,李照勇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但这样的状态只维持了三个月,就遇到了拆乡并镇,许多同事调走了,而李照勇留在了原新凤乡农技站。

李照勇没有气馁,他一边自修西南农业大学课程,努力提高农业理论知识,一边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

1995年,李照勇被调到永胜镇农技站工作,很快就融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由于专业过硬、个人素质高,领导特意安排他担任采购和出纳工作。凭借着不怕吃苦、不怕劳累,善于思考的劲头,李照勇第一年就让站上的效益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农技站也被评为先进农技站。

在1999年的机构改革中,李照勇下岗了,回到了新凤乡办事处农技站服务点,干起了农资代销工作。那是李照勇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当时还没有自营,从事代销业务所获得的手续费很低,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个大问题。迫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四处奔波,这一来就是整整四年。李照勇觉得自己离心爱的农业越来越远,理想越来越模糊,所学的知识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重拾农学

发挥特长成功创业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照勇听说镇农技站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要承包出去。听到这个消息,他报名参加了竞聘,并最终夺标。李照勇终于又能干回自己心爱的老本行,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了。

承包农技站是李照勇创业的真正开始,他正式成为了一名有自主经营权的农资经营者。当时,乡里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出去打工挣钱,留在家里的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那庄稼怎么办?李照勇很快就转变了观念,变坐商为行商,把农资送到每家每户家中。同时,帮助农户联系农产品销售,尽量解决农民种田的后顾之忧。

十年时间过去了,李照勇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小伙变成了经营农资的中年人,他不只收获了金钱,更收获了乡亲的信任。

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三农”发展出现新趋势,这给李照勇的农资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步伐。李照勇了解到:土地的有序流转,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所造成的土地闲置和抛荒;同时,大部分留守老人和妇女,也能从种田大户那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效地促进群众增收。可是自己已经人到中年,怎么才能转变现有的经营模式呢?

此时,李照勇参加了“春雨工程”培训学习。学习中,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生动的创业事迹深深感染了李照勇。他想,自己喜爱农业,又是农技出身,还等什么?农村创业正当时。李照勇决定开始再次创业,加入土地流转大军。

与时俱进

重新出发憧憬未来

2014年底,李照勇与本村三位村民一道,将全村已改造过基础的1000余亩土地流转过来,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干起了种植业生产经营。李照勇说:“将土地流转到我手里,使得原来撂荒的土地由小片变大片、由分散变集中,而且可以进行机械化耕作,提高了播种效率,解放了劳力。运用我多年的农技特长,再加上科学的管理,土地效益一定会大大提高。”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再次创业,李照勇深深体会到,从事农业的辛苦与风险,比他原来的想象要难上许多。土地流转的第一年,李照勇就遇上了二十年不遇的大旱,收成不容乐观。虽然收益暂时微薄,但李照勇坚信:撂荒的土地终究会变成良田,未来的美好梦想终将在自己的努力下变成现实。 (刘嘉)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