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科技创新基因,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三线建设”中的绵阳(中)

http://www.scol.com.cn  (2017-07-14 10:29:19)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五十年斗转星移,半世纪沧桑巨变。当时随着三线建设的号召,一批批大企业、一位位胸怀中国国防军工事业的有志之士,从上海、沈阳、哈尔滨、吉林、北京、青岛等工业重镇来到绵阳,并如蒲公英般在深山里扎下了根。

创造价值,是一座城市最美好的部分。对于无处不激荡着创造热情的绵阳来说,“科技创新”基因是这座城市的根与魂。绵阳是如何将“科技创新基因”嵌入城市肌理?

时空流转,回到1964年至1978年,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堪称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5年1月,绵阳被中央确定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在绵阳选址布点工作陆续展开。

在此背景下,绵阳各级党委、政府对“三线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1965年5月30日,地委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支援重点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专区和有关县都成立支援重点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

绵阳根据中央指示的“三不四要”方针,结合本地特点,对重点建设单位用地,不管时间长短、数量多少,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并积极会同重点建设单位安排好基建用地。同时,绵阳本着工农业生产兼顾的原则,积极组织生产,满足三类物资的生产供应,仅1965年就提供了抬杠、扁担、各种工具把、晒席、黄席、档席等多种物资。

“在当时的绵阳专区,由于重点建设项目布点分散,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地多人少的山区,在筹建准备阶段和施工中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1964年,省委给绵阳专区分配的‘三线建设’招收工人为21050名,根本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快推进“三线建设”进度,第二年绵阳专区就根据重点建设的要求,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利用农村农闲季节和城镇闲散劳动力,根据不同的工程任务,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支援工作。仅1965年,就帮助重点建设单位新修扩建公路208.4公里,架设高压输电线123.5公里,安装输水管道3.8公里,平整施工场地28.5万平方米,修建低标准房屋8.1万平方米。

伴随着“三线建设”,绵阳本地迅速崛起了一大批与之配套的新兴工业企业。当年根据计算,江油地区重点工程需用红砖量年约7000万块,加上绵阳境内的需要红砖量,合计约1.2亿块。为填补如此巨大的红砖需求缺口,1965年2月27日,四川江油东兴机砖厂应运而生。此后,绵阳又先后建设了安县城关机砖厂、安县雎水机砖厂、江油县机砖厂、梓潼县机砖厂、三台县机砖厂、绵阳县机砖厂和成都铁路局马角坝采石场等,仅1965年投入生产砖瓦的劳动力就达3546人,全区的砖瓦生产能力已达一亿块左右,彻底解决了“三线建设”用砖的需要。

随之而起的还有地方电子工业。70年代前后,绵阳兴起了一股依托大型电子骨干企业技术力量,兴办电子工业的热潮。“跃进路四厂”陆续兴建“五七”工厂,为绵阳电子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央部署,地方冶金工业开始得到局部恢复和发展;地方能源工业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区内煤炭总需求,解除了燃料紧缺的矛盾;国家总投资4600多万元的绵阳氮肥厂、三台黄磷厂等陆续兴建起来……众多三线企事业单位在绵阳及周边建设配套,形成集成效应,也加快了绵阳的“三线建设”。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辟未来。正是在“三线建设”的号召下,一批批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涌入,绵阳不遗余力地支援建设,让一批批与之配套的企业应运而生,使“科技创新DNA”注入了绵阳城市肌理。(郭若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