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绵阳频道讯(赵琳琳 记者 钟林 刘毅)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10月12日晚7时,由绵阳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绵阳全媒体中心承办的质量进校园活动走进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该校师生进行了学生服、眼镜等方面的质量知识讲座,并邀请绵阳十大工匠代表以及2016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获奖者与该校师生就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度交流。
本次活动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共计700余名师生和嘉宾出席活动。
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王东发言。谈到质量这一概念的含义时,王东言简意赅地告诉现场师生:“质量,其实就是诚信和良心。”谈到工匠精神时,王东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人们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但眼下国内一些企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追求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王东说到。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曹武军发言。他表示,当下,中国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作为当代大学生,急需补上 “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这一课,从而在将来走上社会时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的担当。“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工匠事迹分享和质量知识讲座,领悟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的真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立志做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当代工匠。”曹武军说到。
绵阳市水务(集团 )有限公司管网巡检组组长王双是绵阳十大工匠荣誉获得者。通过十多年来的磨砺,王双积累了丰富的供水管网探漏技能,特别是在听音探测地下供水管网的暗漏点时,他仅凭一根听音棒就能够通过目测、耳听判断出暗漏点的位置,准确度甚至超过先进设备的相关仪和听漏仪。
活动现场,王双与大家分享了他手中这根听音棒背后的故事。据他介绍,由于长年累月地使用,这根金属材质的听音棒被磨短了15公分之多。“我的探漏技能,就是在这每一分每一毫的磨砺中积累起来的。”
绵阳华晨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高级车工徐军也是绵阳市十大工匠荣誉的获得者。活动现场,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高级车工的故事,并谈到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感悟:“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要有责任心,从我这儿出去的产品,我就要负责任。为了精益求精,我常常几天不回家,吃住都在工厂里。所谓技艺,就是伴随着这种责任心练就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也能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今年,绵阳本土的民营企业家、杰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韩玉平的设计作品《隧道反光瓷砖》,斩获了号称“设计界奥斯卡”的“红点设计大奖”。韩玉平是国内知名工业设计师和CMF专家,长期从事产品设计、纹理设计以及印刷技术研究工作,曾取得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活动现场,韩玉平跟大家交流了CMF与工匠精神之间的联系。他表示,虽然我国制造业历经三十年发展,但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并未形成自有的技术优势,以至于国内企业在面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速的市场形势下难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倡导工匠精神,夯实中国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基础,才是中国制造业突破困局、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所以同学们,你们就是未来的工匠,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秉承工匠精神之心,行走精益求精之路。”韩玉平说到。
听完工匠们的分享,来自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151班的宿孟飞同学也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于工匠精神的感悟。“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一个参加工作的人成长过程中都应该好好学习的一种高境界精神。对于我们高职生来说,除了汲取知识营养和学到职业技能外,我们还要培育、锤炼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以及职业作风等,而工匠精神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宿孟飞说到。
来自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专业142班的杨青青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她今年3月份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实习的经历。“当时虽然我们每天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重复的事情,但我师父告诉我说,既然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做到极致,不要去在意得失。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不图名利,但求问心无愧。”杨青青说,无论现在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绵阳市纤维检验所检验科科长邓文川为大家讲解学生服质量知识。
绵阳市计量测试所长度计量科室主任康洁为大家讲解眼镜计量知识。
绵阳市十大工匠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