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九年修复 “深山故宫”重生

http://www.scol.com.cn  (2017-04-18 09:32:14)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尹勇  

 

  9年来,文物保护部门对报恩寺的修缮方案反复论证研究,精心组织实施。

  泥塑工艺大师沈贵华正精心修复天王塑像。沈贵华与父亲沈信芝两代人先后四次参加报恩寺泥塑雕像修复工作。

  来自北京的文物保护团队,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佛像的三维建模和纹理自动映射,完成了40余尊立塑和悬塑佛像的高精细实景三维模型。

  屋脊上明代烧制的琉璃构件极其精致,维修人员采取先加固,再拆除重新修补残片的方法,并按照明代工艺一块块重新安装复位。

  一批富有经验的雕刻、泥塑等行当老手艺人参与了修复工作。

  大殿里千手观音木雕是古代木工的登峰造极之作。文物保护专家像绣花一样对文物进行数字扫描建模,开展保护修复。

  需要维修的斗拱有几十种,经验丰富的技师正小心拆装更换损坏斗拱部件。

  “深山故宫”平武报恩寺明代建筑群修旧如旧,重现当年的风采。

  4月8日,记者操控无人机空中俯拍平武报恩寺,从大门中轴线沿着钟楼、天王殿、华严殿、大悲殿,再到大雄宝殿、万佛阁。举目望去,古刹中老树翠绿、楼阁上风铃摇曳,殿宇间气势雄伟。9年来,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建筑群历经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后,修旧如旧重现当年风采。

  报恩寺建于明代正统五年(1440年),面积约28000平方米,为清一色楠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群。寺内殿宇庄严恢宏,布局严谨,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四川规模最大的明代宫殿式建筑群,因完全仿造北京故宫布局设计,地处西南山区,被称为“深山故宫”。报恩寺内泥塑、木雕、石刻和壁画工艺精细。楠木雕千手观音高8米,千手各异,精美壮观。转轮经藏高11米,6面7层,镂空雕刻,工艺精湛。大雄宝殿和万佛阁内有壁画40余平方米,是研究明代民间绘画极有价值的实物。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历史上历经数次地震的平武报恩寺遭受建寺以来最严重的损伤:山门、天王殿、大悲殿、万佛阁屋脊多处震毁;天王殿天王塑像、万佛阁释迦牟尼佛等塑像部分损坏,多处珍贵壁画遭重创……为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从2008年6月开始,来自省内外的文物修复专家与当地文管部门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抢救保护修缮方案,启动了报恩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

  抢救保护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建筑、塑像、壁画原貌。主体古建筑的修复采用传统工艺,使用传统材料,最大限度保留原构件。损坏的脊饰、瓦件按原样要求定制更换。地面也按传统方法砌铺。修复工程使用超过400立方米的小叶楠木(历史上维修全部使用杂木)更换破损的木柱、梁、枋等构件。在本地民间艺人的指导下,采用传统工艺和手法修复山门塑像、壁画等。

  报恩寺重建修复中同时启动了“三维数字复原项目”,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重要文物、古建筑和人文景观群进行三维数字复原,保存报恩寺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9年过去,在当地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国内最优秀的文物保护技术保障团队、国内最好的古建筑施工单位以及优秀民间手工艺人的通力合作下,报恩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得以圆满完成。平武县文管所所长苏洪礼感慨:“修复工程历经9年,慢工出细活,让这历经大难的‘深山故宫’重现了昔日辉煌,这比重新建一个难太多了。”

  本报记者 尹钢 摄影报道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