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高校课堂下乡 基层党员家门口上大学

http://www.scol.com.cn  (2016-11-11 13:05:10)  来源:四川在线-绵阳频道  
编辑:尹勇  

四川在线消息(梁磊 四川日报记者 邹俊川)11月9日,绵阳市游仙区朝真乡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绵阳市首个校地共建基层党组织业余党校在这里成立。在场人员除了农村党员干部外,还有来自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

成立仪式结束后,刚被任命为业余党校副校长的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杨毅丰以《红军长征的英雄史诗》为题,用通俗的语言开启了朝真乡业余党校第一讲。

“以前都是从乡政府发放的书本上学习党规党章,现在业余党校给我们请来了平时为大学生上课的老师,我们也算上了一次大学。”来自小沟村的预备党员张素云对业余党校的师资力量感到“受宠若惊”。

根据协议内容,校地双方将共同协商制定业余党校教学计划,由西科大选派优秀讲师每月开展一次学习培训,每次培训3个学时,同时教师在业余党校的教学也将计入在校工作量,增加教师的积极性。讲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时事政治、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

“与朝真乡共建业余党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传播的一种新尝试”。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党委书记白洁说,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正面临被弱化的问题,相关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学院化、学究化,成了书斋里的学问。我们需要零距离接触基层党员群众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

一方面,高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如何接地气困惑,另一方面,基层也在为农村党员阵地建设缺少新路径而苦恼。“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外交流平台有限,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朝真乡党委书记杨鹏说。

虽然业余党校成立起来了,但基层党员教育却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人员流动性大,作息时间不一致,知识结构不一致,学历和年龄层次不一致,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业余党校不仅讲党课,还要讲农业、法律、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等内容;在载体上,不光要有固定课堂,还要有延伸课堂。同时整合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农村广播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形成综合信息场。在党员致富能手和党员干部家中尝试建设家庭书房,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在教学方式上,专家不只是讲授知识,还要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同时,党校还要邀请种植大户讲经验、优秀家庭讲家风、优秀党员上党课。

“立足于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强大师资为后盾,我相信业余党校一定能在农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杨鹏说。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