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心摘“穷帽”的脱贫领头人——记梓潼县宝石乡天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春犁

http://www.scol.com.cn  (2016-04-15 10:35:44)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李伟  

名字取得好,可天生村天生条件并不好:地处县城东部低山丘陵区,距宝石乡场镇3.7公里,距县城21公里,不仅没有一条水泥路,连塘堰蓄水量都常年不足30%!难怪,全村5个组564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220人。因为交通医疗不便,天生村17.37%的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11个百分点……

这是2015年7月的天生村。眼前的这一切,让刚从梓潼县政协下派到天生村当第一书记的80后张春犁一筹莫展,他的心里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改变这一落后现状!

如今,天生村第一条水泥路已经进入招标环节,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不光群众搞种养殖挣了钱,村集体还有望在今年获得第一笔收入,努力甩掉“贫困村”的帽子。

心系群众

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

农历猴年春节前夕,梓潼县宝石乡天生村来了一群县里的书法家写春联。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让因交通不便、疾病致贫的天生村一改往年春节的沉寂,村民们都说,这才有春节的红火样!

到了天生村后,张春犁首先就打出了一张温暖牌。

紧挨着村委会旁的三间土坯危房,是三组贫困户、空巢老人董勇贤的房屋。张春犁实地走访了解到,董勇贤老人唯一的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房子在“5·12”地震中损毁,当时虽有国家补助资金,但家里没钱、没劳力,老人年事已高无心重建,一直以来都只能寄居在村委会旁的土坯房内。

张春犁和村干部一边和董大爷的儿子取得联系,一边向有关部门申报贫困户危房改建项目,先期申请到信用社贷款资金3万元启动新居建设。在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为董大爷异地选址新建房屋三间,今年“五一节”前就能搬新家。

在走村入户调查摸底中,张春犁掌握了三个贫困户家里有残疾人一直没有领相关补贴,便迅速与县残联取得联系,及时为他们办理了《残疾证》。第一次领到生活补贴,残疾人董大妈激动得非要拿出一袋“泥巴花生”塞给张春犁!

天生村好些贫困户都属于因病致贫,为此,张春犁争取到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邀请到市、县两级的医院赴村开展便民服务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接受义诊、免费体检和健康讲座的群众达400余人次。

争取“外援”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张春犁到天生村不久,三组一位老婆婆一边抖着身上的泥土一边对他说:“我们不需要送米送油,只要能帮我们把这条路修通就好了!”

群众掏心窝子的话让张春犁内心深受震动,他立马组织村两委负责人认真研究对策,取得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张春犁还向“娘家人”——县政协争取“外援”。最终在县政协、县交通局的协调支持下,将6.9公里村道纳入了县“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目前已进入了招投标环节,预计年内可开工建设,这将彻底结束天生村无水泥路的历史。

天旱则旱,天涝则涝,常年蓄水量不足30%,这是天生村靠天吃饭的真实写照。认识到这一制约全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后,张春犁和村干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争取到2015年省级“小微水”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弥补了生产要素欠缺的短板。

发展产业

带动全村脱贫致富

农村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贫困村更是如此。按照精准扶贫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天生村发展实际,张春梨牵头编制了《天生村脱贫奔小康规划(2016-2020)》,提出了“一年有变化、两年大变化、三年大变样、四年奔小康”的发展目标。最终确定了“水果、生猪、药材和传统种养殖协同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

目前,全村已初步规划沿宝二路集中连片发展蜜柚项目97户229亩,其中贫困户24户57.5亩;引进德阳三强中药材公司到村发展中药材水蔓青种植,带动33户群众栽种水蔓青74亩,预计每户都可以增收1000元。

同时,村里还成立了“扶贫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和37户贫困户全部入社,与正大公司联合建设“1100”生猪代养场一栋,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68万元,贫困户创收可达20万元,村集体有望在今年获得第一笔集体收入,脱去“贫困村”的帽子。

产业发展有了起色,张春犁说,原有的传统种养殖还是不能丢。2015年,天生村种了100亩海椒,光卖海椒,一年就收入了35万元。(王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