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转变农业生产观念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梓潼:贫困户搭上“产业扶贫快车”

http://www.scol.com.cn  (2017-04-12 09:50:36)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去年以来,在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中,梓潼县将产业扶贫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引导贫困户搭上“产业扶贫快车”,增加其造血功能,既帮助贫困户脱贫,又防止返贫。

“去年底,我就搬进新房了,还是政府拿钱修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年62岁魏守兵,独自一人生活,家住石台乡枣垭村,曾是一名精准扶贫户,住在破旧的房屋里。去年,老魏实现脱贫,并通过政府异地搬迁补助,住上了新房。为防止今后魏守兵返贫,石台乡补助1000元,为其购买了柑果树苗,三年后便能挂果,增加其经济收入。

“现在,他们有了各自增收的产业,今后的生活都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石台乡枣垭村文书王大双告诉记者,在枣垭村,像魏守兵一样的建档立卡扶贫户有24户。

二洞乡是梓潼最小、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小乡,农村基础条件差,农民思想观念陈旧,无支柱和特色产业,收入低,经济基础薄弱。全乡有省定贫困村2个,贫困户104户327人。截至去年底,脱贫65户214人,今年计划完成12户41人脱贫。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乡组织贫困户和农户转变农业生产观念,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重点发展生猪产业和蜜柚中药材产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据二洞乡党委书记裴邦宏介绍,目前,该乡在建国、二洞两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正大1100生猪养殖场3栋,104户精准扶贫户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产生效益后,预计每户全年可分得4000元左右。同时,还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蜜柚产业600亩,中药材丹参600亩,确保困难群众近、中、远均有长期收益,脱贫后不再返贫。

在实施产业扶贫中,梓潼县还探索出“1+5”产业扶贫模式。“1”代表政府,“5”分别代表龙头企业、银行、贫困户、扶贫合作社、农场主,“1+5”就是由政府牵头,正大公司搭台,银行贷款,贫困户折股入社建设扶贫代养场,进行生猪集中代养,农场主负责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种植业,引入职业经理进行生产,成功解决了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市场四大产业发展难题,该模式,既可实现贫困户脱贫,还可解决贫困村集体收入的空壳村问题,使扶贫工作走上了政府组织、企业参与、资金整合、精准发力,全员脱贫的新路子,把贫困群众拉上发展快车。该模式成为四川省2016年十大改革转型典型案例。

同时,梓潼县还出台《梓潼县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依托各级财政安排的产业扶持资金,全县共建立贫困专业合作社50多个,建设“1100”代养场46栋,发展果园2万亩,贫困户人均增收可望实现1500元以上。

“眼下,我们吸收社员182人,精准贫困户60户,覆盖了全乡所有精准扶贫户,通过生猪代养,今年底,贫困户均可分享红利了”三泉乡全康扶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飞龙说。

与此同时,梓潼县还围绕打造10万亩海椒、10万亩蔬菜、5万亩水稻制种、20万亩蜜柚、300万只蛋鸡、50万头生猪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全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参与贫困地区农业开发,形成“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贫困户”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推广龙头带动、入股分红、合作经营、资产收益等脱贫增收新模式,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指导贫困户重点培育1至2个优势主导产业。并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按照户均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由贫困户与农业专合社(企业)按照坚持一村一品发展理念,根据该县产业发展战略和实际,种植业上主要发展见效较快的优良品种包括杂柑、蜜柚、核桃、猕猴桃、中药材、油牡丹等,养殖业主要发展生猪、山羊等来达到贫困村永久摘帽、贫困户脱贫致富目的。

截至目前,梓潼县帮助贫困户发展生猪、山羊、中药材等增收产业项目60余个,栽植核桃、蜜柚、蔬菜等25000多亩。全县完成29个贫困村962户2959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6个贫困村摘帽。今年,梓潼县计划减贫809户2469人,实现7个贫困村脱贫。(林中伟赵斌)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