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付江)“控疫情,相信党。勤洗手,三步走。家里宅,不外出。出门前,口罩戴。少扎堆,莫吃酒。拒野味,要做到。不信谣,不造谣。若感冒,早报告。从我做,带全家。病毒灭,再团聚。”2月11日上午9点,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通宝村的村村通按时响起,重复播放着第一书记通宝村抗疫顺口溜。
这段顺口溜出自北川县纪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兰子银之手。前期逐户摸排时发现,村里有武汉返乡人员3名,其他省外务工人员112名。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和村里干部群众的心一直悬吊吊的。为了把防控知识送到每家每户,村干部骑上摩托带着移动喇叭在山间穿梭,党员志愿者服务小队,不间断播放着“宅、戴、洗”三字经顺口溜,将防控意识入脑入心。
用一套桌椅在进村入口设立安全岗,当好“安检员”;认真走访梳理,当好“排查员”;登门入户指导个人防护知识,当好“宣传员”………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兰子银坚决将党旗插在村党支部,与村干部切实担负起属地防控工作责任,成立防疫防控工作指挥部,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迅速理清思路,有条不紊地开展起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
按照防控预案,实行了24小时轮流盯守的村干部包户制度,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告知自行居家隔离的相关注意事项,每天组织3名返乡人员及家属测量体温4次,并及时上报,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和传播。
他们还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出《通宝村疾控安全自治管理办法(试行)》,通过鼓励举报村民不守规矩的行为,取消、暂停违规违纪村民有关政策福利;给予举报者一定奖励;对违规村民在全村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上报上级党委和公安机关处理。
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自行居家隔离的乡亲们提出的诸多不便,兰子银和村委会干部们总是第一时间满足。
“你好,我和家人在家已经隔离10天,现在家中大米、油储备不足,请问村上可以帮忙购买一些吗?”自武汉工程大学寒假回家,正在进行自我隔离的王某给村委会打来电话。接到电话,村里干部骑上摩托,立即外出采购,并以最快的速度把其所需物资送上门。
隔离的是病情而不是人心。村干部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自我隔离的群众们放下紧张情绪,自觉坚持隔离。
抗击疫情,“防”是关键,“堵”是重点。疫情发生在春节前夕,而春节正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团圆之际。为了防范未然,避免村上产生疫病风险。村上主动与在外务工的人沟通。村干部挨个给在外务工的村民进行联系,告知目前的严峻形势。接到电话的村民听闻后也表示理解,为了家人及邻居的安全,都愿意等到疫情结束后再返乡。
截止目前,全村共张贴宣传标语4幅,发放《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疫情防控知识要点》等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排查171户,319人;疏散聚集打牌人员等2起,劝导4户农户取消宴席,阻止赶场60人次。
“随着春运返工潮的到来,疫情防控压力加大。”2月9日上午兰子银与党员干部们刚刚结束简短的视频“碰头会”,已经进入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的动态筛查和宣传引导又开始了……
连日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像兰子银这样义无反顾地奔赴乡村防疫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有111名,他们与乡、村党员干部齐心奋战,筑牢农村基层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