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涪城“放大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9-11-26 10:09:28来源:四川在线-绵阳频道编辑:尹勇

四川在线消息(杨海燕 陈正 记者 薛世荣)“群众大舞台,有才你就来。”近日,2019年涪城区群众文艺比赛火热举行。平日喜欢文艺表演的市民群众在舞台上大显身手,歌唱、舞蹈、语言类等节目大放异彩。与现场火热比赛相映生辉的还有涪城手机台举行的“群众文艺,show起来”节目视频、图文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

群众文艺活动的火热开展,是涪城区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涪城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加大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资源整合,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效能、价值不断提升。近日,该区成功入选“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名单,按下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进键”。

资金大投入,夯实基础

走进涪城区龙门镇尖峰村的农家书屋,四面以白色为底,绿色字体和图案打造的科技感十足的文化墙十分抢眼,而最吸引人的还是屋内几个大大书架上满满的藏书,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氛围。

龙门镇尖峰村农家书屋成立于2011年,书屋内存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农技等不同类别的书籍。“这里有优质枇杷管理书,我在这里面学到了很多优质枇杷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所以现在一年收入相当于以前一年半的收入。”今年70多岁的村民张道祥说起村里的这个“农家书屋”就是一脸的幸福。

张道祥的幸福是涪城区大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印证。在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涪城区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并在区财政收支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637.5万元,占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5%,比例高于全市水平。

目前,全区拥有国家一级馆绵阳市文化馆面积7235平方米,直属群众业余文艺团体30支;国家一级馆区文化馆面积6200平方米,直属群众业余文艺团体32支;国家一级馆绵阳图书馆,馆藏图书60万册;国家二级馆涪城区图书馆面积4500平方米,馆藏图书40余万册;全区106个行政村、77个社区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并已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

技术大研发,创新应用

在绵阳市老年大学外的文化院坝,一座30平方米全钢结构的24小时智慧“红色书屋”正在加紧建设。

“该书屋建成后藏书和运行数据与系统内各图书馆、书屋的数据云同步,与系统内的图书馆、书屋可实现通借通还、身份通用、押金通用,24小时免费开放、免费无线WiFi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文化生活。”涪城区文广旅局局长舒树东介绍说,作为主管单位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管理,实时查询、监管其运行情况,极大地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效能。

24小时智慧“红色书屋”正在建设,而西园村文化中心的图书管早已“智能化”。

在西园村文化中心,图书管理员李丽萍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轻轻松松的完成了为村民李伟借书程序。“现在看书、借书都很方便,根本不用借书卡,一个手机全搞定。”李丽萍介绍说,现在村民只需刷一下二代身份证或扫“二维码”,就能在全区各个“云书屋”之间“通借通还”。“还可以通过手机上下载的‘跳蚤云图’APP完成线上预约书籍,也可以直接在线上看免费电子书。”

红色书屋、西园村文化中心只是涪城区加快推进数字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涪城区共有包括前期建成的“云书屋”在内的数字化管理书屋200多个,创新的“一元文化”入选文旅部2019年数字文化推广项目。

作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核心区,涪城区将区域内的优质地方文艺节目、讲座、非遗、川剧、评书等艺术精品进行数字化生产加工与互联网、广电网络传输有机结合,通过在线观看原创地方文化节目录播的方式,为全区老年人提供价优质美的文化服务,让大家在随时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

据了解,在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涪城区还依托“涪城文化云”“涪城云书屋”“文旅涪城”等平台,通过电脑、手机APP、微信、公共文化一体机等传播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各类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实体、网络、自助、移动服务互补的文化服务系统。该区还针对生活困难群众、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群体,持续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一元文化”“童伴阅读”等数字公共文化服务进农村、进社区。

资源大整合,提升效能

每个周末、寒暑假都是涪城孩子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每到这些时候都会有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与他们一起度过。这是涪城区在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整合社会资源,与各大高校携手开展的“童伴阅读”志愿者服务活动。

“爸爸妈妈都在广州上班,平时就爷爷奶奶哥哥和我在家,很无聊,看着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陪,我很羡慕。但现在我不觉得无聊了,因为有这些哥哥姐姐陪我做游戏,辅导我学习。”就读于杨家镇小学的9岁的尹诗涵,开心地谈起“童伴阅读”活动。

“童伴阅读”是由涪城区文广新局、涪城区全民阅读辅导志愿者服务队发起的公益性全民阅读活动。目前志愿者有近百人,均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幼儿师范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高校教授、学生以及幼儿园老师。

与此同时,涪城区还借助企业的力量,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资出智出力。

据舒树东介绍,目前,“云书屋”“24小时智能书屋”等都是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多样化。”

“我们广泛联合企业、高校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和文化融合。”舒树东介绍说,通过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利用高新技术服务和促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为群众开放更多的个性化公共文化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涪城区以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为抓手,建立了需求导向型公共服务体制并完善了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搭建以区、乡镇文化馆站为核心的多主体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手拉手艺术团、高校阅读辅导志愿队等社会力量年6000人次文化志愿者服务城乡群众。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创建思路,将‘文化内容数字化、文化设施智能化、传播渠道互通化、免开管理精准化、服务对象均等化、文化活动品牌化、服务购买社会化’通过科技的融入,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管理与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互通,进而努力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创建成果。”舒树东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