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需求 完善供给 绵阳高新区全面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021-11-26 19:00:15来源:四川在线-绵阳频道编辑:尹勇

四川在线消息(陈帮春 邓洁 绵阳频道 薛世荣)今年以来,绵阳高新区残联聚焦“多元化”服务需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好“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供给,全面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辅助器具送上门,精准康复暖民心

从5月份起,绵阳高新区残联改变需求摸排和安装发放方式,组织辖区残疾人专干深入27个村(社区),对全区2100名入库残疾人家庭开展了逐户上门调查摸底。

通过1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全面摸清了155名残疾人的辅具安装需求,做到了精准“量体”,并分拐杖、助行器、轮椅、盲人机等11种类型建立了工作台账。通过公开挂网招标,最终确定供货厂家和货品,做到精准“裁衣”,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辅助器具免费上门安装,保证每一件器具安装到位,适时组织残疾人专干和康复医生,开展全覆盖入户回访。

此次活动共采购盲人手机、防定位走失仪、助行器、轮椅和盲杖等辅具155件。

实施无障碍改造,个性服务惠民生

为残疾人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

绵阳高新区残联专项实施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内容涵盖地面平整坡化,卫生间、厨房和房门等改造等。

在改造过程中突出“个性化”需求,逐一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组织残疾人专干开展随机入户抽查;工程验收时,认真对比、检查和评估。

“通过‘小改造’,解决了‘大麻烦’,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区残联注意听取残疾人家庭的意见建议,对实施改造的家庭广泛开展入户回访和问卷调查。

该项目今年惠及贫困残疾人8户。“十四五”期间,区残联还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项目覆盖面,惠及更多残疾人家庭。

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解民困

针对辖区残疾儿童康复需求量大、康复机构缺乏等问题,区残联坚持“应救尽救”原则,通过定额补助,发挥社会力量,为残疾儿童提供转介服务。

为确保服务质量,就机构资质、距离远近、服务项目、群众好评等因素综合比选,在全市范围内筛选确定一批质量较高的康复机构,纳入高新区定点康复机构目录。根据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测评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在转介服务过程中,由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监护人在机构目录内自主选择康复机构,最大限度满足残疾儿童家庭意愿。

为提升康复效果,同顾连等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合作,开展康复健康知识讲座,建立家校协同机制,及时给残疾儿童家庭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和帮助。

“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区残联以最大程度促进残疾儿童康复,纾解家庭困难为目标,以达到更加显著的社会成效。

今年共计为辖区39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包括脑瘫、智力、听力以及孤独症在内的各类康复救助,慰问残疾儿童35户,提供专项补助资金72.9万元。

此外,区残联还为56名残疾人,采购哑铃、契形垫、便携式功率车、放松肌肉滚筒等10余种居家康复(健身)体育器材,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个性化、精细化的居家式普惠性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服务。

今后,绵阳高区残联将进一步加大体育助残工作力度,逐步推广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覆盖面,争取早日让全区的残疾人都能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让全区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到更多群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