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不再卖纸 要“卖”氧气

http://www.scol.com.cn  (2017-09-25 09:33:3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尹勇  

整治后的沐川龙溪河重见碧水清波。沐萱摄(视觉四川)

沐川打响关停土法造纸厂的环保攻坚战,带来新变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近年来,我省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本报记者行走在乐山市沐川县万寿村、攀枝花市仁和镇和眉山市丹棱县梅湾村等地,感受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新画卷。

9月20日,位于乐山市沐川竹海深处的永福镇万寿村,村民兰志兵家的门前庭院正在装修改造。“把水泥院坝再扩大一点,到时可以多摆几桌坝坝宴。”兰志兵盘算,国庆“黄金周”快到了,改造后能接待更多来沐川竹海旅游的客人。

就在半年前,41岁的兰志兵还是个“纸三代”,经营着祖辈相传的土法造纸厂。这些造纸厂生产方式粗放,废水废渣直排土壤、河流,威胁当地的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一场关停土法造纸厂的“环保攻坚战”在沐川打响。

1247家土法造纸厂关停后,涉及4000余人产业转型。庆幸的是,这些竹林深处的“造纸村”,大多位于沐川竹海景区腹地,一条条发展新路正在青山绿水间悄然酝酿。□本报记者吴亚飞

竹农思变 竹子换品种 把“竹生意”做大

9月,乐山市沐川县的80万亩茂密竹林处于盛产期,往年来来往往进山砍竹的竹农,如今却鲜见身影。

“现在,卖竹子根本赚不到钱。”沐川县幸福乡杨柳村村民邓仕龙家有几十亩竹林,之前基本供应给当地的土法造纸厂作为原材料,现在断了销路。邓仕龙算了笔账,竹子的收购价较去年下降两到三成,加之不通路、人工贵,外运成本高,根本赚不了钱。

据沐川县环保局摸底排查,沐川县年产鲜竹片40万吨,当地土法造纸厂每年消耗鲜竹约19万吨。关停之后,鲜竹的下游市场大幅缩小。

邓仕龙并没有“坐以待毙”。如今,他家后院晒干的竹片堆成小山,他打算找“新出路”,初步计划是学手艺。“生产竹制品,竹根做根雕,竹竿做竹筐、凉席、扫把,竹梢做传统的竹编工艺品,进行‘全竹利用’。”

村中另一家“种竹大户”李光友则采取了不同思路。“先换种!”杨柳村的生态环境适宜各类竹子生长,但家家户户多种毛竹、慈竹,产值效益不高。

李光友打算,每亩投入一两千元,逐步更换为良种绵竹等经济效益更高的笋材两用竹,既采笋又取竹材,竹材亩产量可增加4-5倍,再同步发展林下种养,利用林间空地种植食用菌、魔芋,养殖小畜禽,把“竹生意”做大。

在当前种竹利薄的情况下,当地积极引导竹农通过多元经营模式改变现状。沐川县林业局局长陈发智介绍,全县正在搭建以竹资源为原料的竹纤维、竹化工、竹饮料、竹医药、竹碳、竹食品的竹产业园,做大竹林经济效益。

业主转型

料池变鱼塘 卖纸变成“卖”氧气

记者走近底堡乡龙沱村村民邓世平的院坝时,他八岁的孙子邓新正在房前池塘里戏水。几个月前,这4口池塘还是邓新的“禁地”。邓世平一家靠经营小造纸厂为生,这些每口上百立方米的池塘,曾经放满强碱水,是浸泡竹片的料池。

邓世平说,今年4月停产后,他就开始清理料池,反复换水几次后,料池派上新用场——变成养殖乌鱼、鲤鱼的鱼塘。

“以前,不是不明白造纸对环境的污染,但这活我干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又没有别的技术,关停后,最担忧的就是生计。”邓世平说,没想到,政府不是一关了之,村干部都在帮他想办法。

现在,邓世平申请了2万元的政府奖补资金,用来购买鱼苗,村上请来农业专家教他养殖技术,邓世平的儿子儿媳头脑灵活,到集镇上开了一家蛋糕店,生意红火。

兰志兵一家先行一步。“我是主动关的。”兰志兵说,“我们世世代代靠竹林生活,以前我卖纸,现在我要‘卖’氧气。”

他们一家的三层小楼,隔出几间作为客房,开办农家乐。兰志兵家原造纸厂内的晒纸场,如今养着一群跑山鸡。他和妻子考了厨师证,曾经操作机器的手,现在握上了锅铲。

最让兰志兵开心的是,“许多年没见的清水碧波又回来了。”他指着门前穿村而过的同福河支流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夏天,他们一家听见了久违的夜半蛙啼。

顺流而上,与同福河相连的沐溪河、沐棬河、龙溪河等河流,因关停土法造纸厂改善了水质,青山、碧水、净土正重回沐川。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