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绵阳这样作答

2019-11-05 10:16:29来源:绵阳日报编辑:尹勇

原标题:摸清“生态账” 绘好污染防治“一张图”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绵阳这样作答

绵阳天更蓝水更清

绵阳新闻网讯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摸清生态环境家底是关键。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在全省率先安排部署,迎接生态环境状况“大体检”,绘好污染物数据全景图,为科学治污方案提供依据,助力全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近日,我市安州区代表四川省迎接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国家第三方评估,并顺利通过,获得国家评估组的认可,认为绵阳污普工作扎实、细致,普查数据真实、准确。“绵阳经验”是如何炼成的?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高站位大投入 严守普查数据质量“生命线”

近年来,随着“绵阳蓝”天数增多,山清水秀等图片常在绵阳人的朋友圈刷屏,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市民对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问题日趋关注。“哪个县区环境质量排第一?哪个又未完成PM2.5、PM10考核目标?”这一系列问题,有望得到直观展现和“解码”。截至目前,全市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便是其中的关键法宝。

市民在绿道上散步

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每10年开展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国家、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我市迅速吹响普查号角。我市在全省率先安排部署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15个市级部门单位组成。县(市、区)、园区均成立相应机构,各司其职,有序推进。用问题导向,引领污染源普查,以实用性的指向安排工作,做到精准和细致,突显我市的特色。这意味着,这不是一场形式简单的“交表填表”调查,是要为全市进行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体检”。

红嘴鸥来绵“安家”

普查目的是掌握各类污染源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状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严守普查数据质量“生命线”。历经2年时间,全市聘用2000多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整合市级普查小组成员单位15个,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普查工作。市污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先追溯排放源在哪里、数量有多少。此次普查将建成动态管理的污染源数据库,绘制出一幅绵阳污染物数据全景地图,为日后解码和破解环境问题奠定基础。

  科学搭配人员 探索出“双闭环质量控制”模式

“二污普”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难度高,离不开第三方机构充分发挥技术力量、创新工作方式。为此,全市引入高校力量、专业技术机构等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组建了一支执行力强的污普“生力军”。

普查员查阅资料

10月29日,记者在安州区污普办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核实和整理相关数据。“此次入户调查,我们翻山越岭,经历酷暑严寒,还要面对各种时间压力,在户外还会被野狗追。”第三方承担普查的绵阳荣耀科技公司工作人员黎国兰回忆,他们每天兵分多路对区域进行拉网普查,确保每个数据的来源真实。”在高川乡一采矿企业入户调查时,因一段路被洪水冲垮,无法通行,恰逢一辆挖掘机正在施工,把车停在路边后,普查员通过坐挖掘机过去,再徒步40分钟的山路,最终达到普查点位,并成功完成普查信息的采集。

在桑枣镇境内另一采矿企业,属禁用企业,为了让数据精确,普查员沿河徒步,经两个多小时路程才到达这里。经现场调查和核实,这家企业确实没生产。“为进一步核实这家企业的真实性,我们又采取无人机、卫星等科技手段进行核实,经颜色和图像判断分析,这家企业属禁用企业。”负责审核的西南科技大学的普查员贾力辉说,每次在现场采用科技手段审核的数据,都要及时发回办公室,进一步核实比对。“污染源数据一定要精准,在有些企业一工作就是一天,才能完成信息初步采集。”

普查员入户普查

“安州区引入入户、质核两个第三方机构,第三方与区污普办形成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三角关系’。安州区污普办副主任董黎介绍,在普查过程中,探索出“双闭环质量控制”模式,各自成为质量控制其中的一环,相互进行把关复核,形成“开展工作—审核问题—落实整改—确认反馈”的“四步曲”数据质控体系,规范污普质量控制流程,强化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安州区统计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对象1160个,其中,工业源688家,农业源134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6家,入河排污口50个,非工业锅炉10台,移动源32个,行政村230个,共普查数据442257个,填报表格11211张。

  团结合作摸家底 严把源头数据采集关

一次次填报、一次次复核、一次次推翻,梳理海量数据……江油市注重部门、乡镇上下联动,拧成一股绳,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完整的名录库。这也是江油“二污普”的一大特点,为摸清家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江油市污普办,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核实采集的数据,继续提高普查数据质量。“‘二污普’的工作量很大,我们多次加班至凌晨4点左右,有的企业仅填写资料就花了两天时间。”在江油市污普员唐璐眼里,普查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艰辛而又有意义。在入户过程中,有些远的企业开车要几个小时,遇上雨天,车子陷在泥坑,又一点点把它推出来。看到普查对象积极配合,就像看到了一抹灿烂的阳光。

江油污普员进企业核查

采访中,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攀钢集团环保办主任陈耀星表示,他们将以此次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

“入户调查期间,江油市从部门、乡镇、村、第三方人员乃至企业单位,均得到科学、规范、有序的流程指引。”江油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小军介绍,在入户前一天,下发普查企业任务到普查员平台账号,联络人员提前与乡镇和企业做好沟通。把车辆具体分配到每位普查员头上,切实提高入户效率。同时,入户当天任务完成后,技术人员收集各普查员的入户进度与问题汇总,并找出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入户数据质量。通过上下联动团结协作、默契配合,加班加点,确保此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据统计,江油市最终入库数据确定工业源758家,农业源137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2家,入河排污口48个,生活源锅炉11台,移动源52个,行政村356个。

  数据真实可靠 “一张图”指引生态环境保护

在普查每个阶段,我市均制定了普查方案,先后印发《绵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绵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实施方案》和《绵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实施方案》,明确普查范围、职责分工,有效压实全市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在质量控制方面,始终围绕“普查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的总体质控方针,多次组织市污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污普成员单位会审会,通过年鉴、部门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差异,同时通过组织集中审核、交叉审核、现场复核等审核方式,以降低指标错误率,提高数据质量。

同时,我市通过对一线普查员分行业分步骤进行培训,让他们在环保专业知识、指标填写规范、入户调查技巧等得到全面“武装”,能够灵活应对入户普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从尊重企业、贴近实际的角度出发,队伍精准化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普查技术路线,致力于降低企业填表难度。

“二污普”覆盖全社会的污染源普查,将形成“一套数”“一张图”“一套核算方法”三大成果,为未来绵阳描绘出生动的应用场景,让污染源普查数据全面真实和准确可靠和能用、敢用、可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入户调查数据全部录入填报系统,其中,工业源4445,农业源899家,集中式120家,移动源347家,入河排污口438个,非工业锅炉108台。 (苏东华 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