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联合考察队走进卓克基土司官寨

http://www.scol.com.cn  (2016-05-26 10:37:38)  来源:绵阳晚报  
编辑:尹勇  

从米亚罗翻越鹧鸪山,到达梭磨河流域。雪山脚下,一个商贸曾经极为繁荣的地方——马塘,也就是现在的马尔康,是茶马古道兴衰的最好见证之一。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其中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是茶马古道上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地。昨(25)日,茶马古道联合考察队走进了这块古老神秘之地。

川西北高原交通咽喉

昨日中午,顶着烈日,考察队从红原走到了马尔康,在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依山而建的卓克基土司官寨映入眼帘。

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1718年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层碉房,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阿来的出生地,是其小说《尘埃落定》故事背景地及拍摄地。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以牛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咽喉。

沿着爬满青苔的石板阶梯走入卓克基土司官寨,眼前是仿汉式四合院结构,北部正屋为假六层,东西厢房为五层,中为天井,共有大小房间63间。记者与学者们上楼参观了土司卧室、贵宾室、餐厅等,其中一间“大烟房”引人注目,随行的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专供客商吸食鸦片的地方。

1940年卓克基开始出现罂粟,当地人大量种植,用鸦片与内地客商交换生活必需的茶叶、盐巴,卓克基一度成为嘉绒地区经济贸易中心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通道,形成了一支支往来不息的马帮、骡帮和牛帮。

探访茶马古道印记

站在官寨瞭望台,梭磨河对面的寨子一目了然。如今官寨附近已难寻茶马古道的痕迹,而原来从官寨到马尔康驮茶的必经之道,已变成省道210。记者在当地村里几经辗转问询,五六十岁的老人都难忆起茶马古道的往事。

当天正逢卓克基当地村民念平安经的日子,在村民集中念经的一座庙里,记者终于找到一名对马帮有记忆的老人。

“以前能驮茶的都是大户人家,他们才有本事买得起整套运输工具和骡马,一个村要三十户一起才有能力组织一个马队。”72岁的藏族老人阿河回忆道,那时村里一户人家最多有十匹骡马,几十户人一起凑支马队,从灌县把茶叶、盐巴等货物驮过来,一个来回要半个月左右,浩浩荡荡的马队就在现在的省道210上走过,场面壮观。

据当地几位老人回忆,以前的马塘,市场相当繁华,当时的梭磨土司是个女土司,她开发马塘市场时,大量商人自青海、甘肃赶来。

“我小时候,这个地方还相当闹热,都江堰来的人贩卖马茶、布匹或针头麻线,甘肃人专门来做生意,阿坝、若尔盖的都在此驻扎。”阿河老人告诉记者。

如今的卓克基当地人民藏语是否还留有古时痕迹?考察队选取了5名当地人进行录音分析。

“嘴巴读‘ka’,三字读‘sen’……”43岁的甘巴藏族汉子竹旭贵在卓克基工作十多年了,他表示有些藏语自己已记不大清楚,他回忆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都还有马帮在活动。

“这里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典型的代表点,这一线官寨较多,是古道繁荣的证据。”茶马古道命名者、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参观完官寨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走这条线,能够看到曾经繁荣的古道站点十分激动。  (闫静)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