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藏羌茶马古道考察队走入金川、丹巴
丹巴五条沟 语言各不同

http://www.scol.com.cn  (2016-05-27 11:32:43)  来源:绵阳晚报  
编辑:尹勇  

昨(26)日,在结束对马尔康的考察后,考察队沿着大金川河(大渡河上游)南下考察了金川县乾隆御碑,并于昨日下午进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始对丹巴等地进行考察。

丹巴等地的藏语有何特点?学者们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探访古道上的边陲县城

汽车沿着大金川河顺流而下进入安宁乡,一块“乾隆御碑”映入眼帘。沿着陡峭的石阶而上,“御制平定金川勒铭噶喇依之墓”出现在眼前,这是清朝乾隆平定金川后立的纪念碑,是目前川西北高原保存最完好的御碑,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两次用兵金川,调集10余万兵力,耗银一亿多两,前后费时29年。平定金川后,乾隆为颂扬功绩,传旨亲命立下此碑。

记者看到,这块墓碑用藏、蒙、汉、满四种文字写成,记录了当年平定金川的历史。曾两次考察过茶马古道的香港理工大学语言学教授、中研院院士王士元看到纪念碑后说,自己小时候就学过汉、满、蒙、回、藏几种语言,“看到这些碑文很亲切,很感兴趣。”

在山下,考察队一行偶遇了八旬藏族阿妈陈春兰,尽管关于茶马古道的记忆已经模糊,但老人依然记得年轻时家中一直喝的茶是从很远的岷江运来的。

“金川平定后,打通了北上马尔康、南下康定的道路,结束了金川割据一方的状态,更方便茶马贸易。”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周及徐说,整个大渡河都曾是茶马古道重要的通道,金川属于雅安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金川的平定为之后茶马古道的畅通提供了必要条件。

甲居藏寨里的语言探秘

当天中午,考察队抵达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甲居藏寨。甲居,藏语意指“百户人家”。甲居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这里有“藏区童话世界”的美誉。

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曾在茶马古道上扮演过何种角色?因为时间久远,寨子里能记起这段历史的人已难寻踪迹,考察队只有寻访会藏语的土著村民,试图从他们现在的语言中找寻从前的历史。

在寨子里,考察队寻访了三位村民,录音记录下200个核心词。当地藏民白玛措告诉记者,丹巴有五条沟,每条沟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名称都是音译过来的,地域不同,音也不同,甚至祖辈的藏话儿孙辈都可能听不太懂。

丹巴藏族汉子杨军在这里生活十几年了,提到为什么没有藏族名字,他说自己这代人很多都已习惯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就连语言也跟祖父辈大不一样。儿时的记忆里,因为海拔高天气寒,藏民爱喝酥油茶抗寒,当地对茶的需求量很大,都是从雅安、岷江一带运来的砖茶、块茶。为了方便运输,茶都制成长条状,一条茶可能有几米长。

藏语与缅语关系很紧密

在考察中,有学者提到了《白狼歌》,并指出当天从马尔康到金川的这条路正是《白狼歌》中记载的地方之一。这首出自《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的诗歌,是现存反映藏缅语族语言特点的最早历史文献,书中记载了藏羌民族与缅甸之间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缅族是羌人部落的南下分支。西汉至隋唐时期,生活在川藏甘交界地带及其以南地区的白狼羌,就是最初的原始缅人。其中,白狼羌为战国前后南下的牦牛羌部落的一支,分布在今川西高原一带。

“从这几天的考察看,有不少当地藏民的语言跟缅甸语很相似。今天记录的200个核心词,前一百个核心词中,约有一半可以和缅甸语对应起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余德江告诉记者,缅甸语的“飞”和当地语言一样,都是读“nian”,“头发”“眼睛”“猪”等词的读音,都能与缅甸语对应。根据语言可推断出缅族与藏族间有联系。 (闫静)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