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触网”转型加速跑 绵阳电商吹响号角
全市有网店9800余个 网商密集度居全省第二

http://www.scol.com.cn  (2016-02-26 11:12:13)  来源:绵阳晚报  
编辑:李伟  

据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实现网络交易额2232亿元,同比增长46.67%;全市已有网店9800余个,网商密集度达16.85,稳居全省第二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十三五”开局之年,绵阳电子商务已吹响了突破性发展的“号角”,正在更大范围重塑绵阳的“经济版图”。

拥抱“互联网+” 激发经济转型发展新活力

去年“双11”,高新区电商企业长虹智易家首战告捷,“双11”当天实现网络销售超5亿元。作为长虹新组建的网络科技公司,智易家不仅是长虹“触网”转型的代表,也是我市在“互联网+”时代探索经济转型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绵阳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产业领先优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要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除了要继续做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外,绵阳还需要拓展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对接国家和全省战略部署,绵阳将目光投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这条道路。去年7月,绵阳明确提出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由此,拥有无限潜力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也被赋予新的使命跨入了绵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作为全省第二大电商集聚区,绵阳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而在这个新兴领域并没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模板。绵阳相关部门、企业界充满干劲的同时,也在渴望与顶尖水准碰撞,激发思路。

2015年10月,绵阳成功举办2015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这场省内最高规格的电商盛会,云集了刘强东、刘永好、李国庆、陈欧等电商大佬,上演了一场高水准的“头脑风暴”。这场“头脑风暴”是一堂汇聚了行业最新趋势的公开课,开阔了本土企业的眼界,也为创新发展业态埋下了种子。

据市商务局数据,2015年全市实现网络交易额2亿余元,仅次于成都;网商密集度达16.85、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指数86.10,均稳居全省第二;新建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9个,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网点773个。

实施全企入网 开启传统企业转型新路径

从绵阳到成都,再到乐山、眉山,搭乘“互联网+”快车,靓家宅配布局全川的战略正在加速实现。而这样的速度,就连靓家宅配创始人李江都感到惊讶。

作为全省率先“触网”的家居建材企业,靓家宅配独创了C2B+O2O电商模式,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消费相结合,从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双店模式”。网上商城上线的第一个年头,注册用户就超过16000人,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000多万元,其中有近一半是通过网络预订,然后到线下交易。

作为当前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增长潜力最大的综合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这场产业大潮到来前,绵阳的决心很大,力图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全企入网”,推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与“两新”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引导传统工业线下产业集群向互联网市场延伸、拓展,开拓“绵阳造”品牌互联网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借助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建立全方位的网络销售体系。

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去年10月,绵阳毅德商贸正式发布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毅起来”。在此之前,毅德商贸已在绵阳建成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一座大型商贸市场,入驻商家超过2400余户,运行情况已走上正轨。受绵阳电商发展氛围的影响,毅德商贸也开始向电子商务领域转型,目前已有千余户商家入驻“毅起来”线上平台。

绵阳电商产业呈现“加速跑”态势,一批以江豆网、蜀农网、食哈哈、长虹点点帮为代表的本土电商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有电商平台企业48家,有电商应用企业2900余家,全市企业及个人在第三方平台开设店铺9800余个。

培育网销品牌 让更多“绵阳造”走出去

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一剂“催化剂”,发挥着点石成金的“化学反应”。鉴于此,绵阳将推广电子商务视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将我市打造成有较强自主创新力、产业集聚力、品牌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国西部电商城”。

“去年,‘北川四坪生态猪’系列产品鲜肉、北川老腊肉、香肠等通过‘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共卖出300多万元呢!”“羌字号”特色产品“触网”,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四坪村生态养殖合作社村民的收入又增加了不少,这也让合作社负责人苟义伦乐开了花。

电子商务给四坪村带来了新的生机,而类似的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成功事例也正在各个县(市)区涌现。根据规划,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因地制宜思路,绵阳将加大地方优质农特网销品牌培育力度,制定特色网销品牌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网销品牌,推动绵阳产品走出去。

与此同时,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驻知名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2016年全市建成标准化农产品基地100个、养殖基地50个,全市农村电商覆盖率达9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亿元。

此外,我市还将在淘宝、京东、苏宁全国前三位电商平台上建设“绵阳特色馆”,整合我市优势产业、特色产品以及中小微网商资源,形成集群优势推动“绵阳造网上行”,扩大“绵阳造”产品销售规模。目前,京东商城线上绵阳特色馆已经建成,线下体验店建设也将在近期完成。

发力电子商务,绵阳或将有新的动作:实施“旗舰平台”培育计划,积极引导、加强扶持,围绕我市优势特色行业,做大做强本土电商平台,打造一批省内知名、全国知名的本土电商平台。到2016年年底,力争新培育百亿级电商平台1家,超十亿平台2家,超亿元企业5家。(赵利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