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6)日,全市各个学校的高考考生分别前往自己所在考点进行提前适应。今年,我市实际将有50443人参加考试。全市共设考点23个,主要分布在涪城区、游仙区。
兜里揣了一枚硬币 过安检被拦下
今年是“刑九”颁布后的第一年高考,我市各学校都向考生及家长明确了考试“红线”,做好了充分组考工作。
昨日14:00,记者在绵阳中学考点看到,该校一楼设置了金属探测仪收发处、试卷收卷处等专门的教室。各考场教室门口,均驻守一名监考教师进行安检,教室内另有两名监考员,其中一名负责学生身份验证。在每间教室的黑板上,都公布了市招办等机构举报电话,便于发现作弊行为及时举报。
14:30,考生们陆续抵达考点,分别前往各自所在教室进行模拟适应。“嘀——”教学楼三楼一间教室门口,随着金属探测仪一声细长的警报声,正进行安检的高三学生周媛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监考老师再一次检测后,示意周媛看看裤兜里有没有金属物品。
“原来是它——硬币。”从裤兜里摸出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周媛哭笑不得,“早上买饮料找的零钱,没想到这都逃不过金属探测仪的火眼金睛。”
听力设备 每个学校起码检测了十遍
今年我省恢复外语听力考试,市招考委、市教体局要求,按照《绵阳市2016年普通高考外语听力考试保障方案》,认真落实好准备阶段、测试阶段、考试阶段及结束阶段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听力考试万无一失。高考前,我市结合高三“三诊”考试,进行了外语听力考试模拟测试,所有工作人员蹲守考点对播放设备进行了检验。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从考生进考场起,各个教室都在播放英语听力广播,音质清晰,没有杂音。许多学生表示这与他们平时训练听力戴上耳机的效果差不多。
“这些设备都起码经过了十遍检测,为的就是让娃娃们有个好的考试环境和条件。”绵阳中学教师郑勇军今年负责高考监考,他详细介绍了听力、摄像头等设备情况,并表示在高考前检测阶段,听力设备哪怕外观有瑕疵、破损的,都会用新设备更换。
“今天放的听力测试文章很熟悉,跟我们平时训练感觉一样,一点也不紧张。”南山中学高三学生刘海锋自信地说,尽管今年恢复了英语听力考试,但他和同学们都不“虚”,因为平时都在有规律地训练。
社会保障有力 各方支援护航高考
除了学校、招办、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序组织,多部门工作人员也冒着炎炎夏日,全力为广大考生服务。昨日下午记者在绵阳中学看到,来自卫生执法、120急救中心等的车辆有序守候在考点外,为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是爱心送考出租车,欢迎乘坐!”去学校的路上,记者打车时发现,城区许多出租车上都贴了醒目的“爱心送考”标志。运管处负责人介绍,今年运管处联合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发起“爱心送考”志愿者活动倡议,有1000辆出租汽车参与志愿活动。
“熟悉交通线路和找厕所是关键。今天看考场,是为未来两天的考试做好前期准备。”绵阳中学教师陈文江说,对于不在本校考试的考生,一定要熟悉乘车路线和所需要的大致时间。同时,要做好堵车准备,预留出堵车时间,紧急关头要学会向交警求助。
“全社会都在关心高考、关注高考,好多部门都在提供保障,娃娃在这样的城市学习成才,我们放心。”高三学生家长孟春莉说。(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