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实施“十三五”规划试点“选课走班”

http://www.scol.com.cn  (2017-02-22 13:51:45)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尹勇  

【声音】

龚灏(西昌学院党委书记):去年起,西昌学院按照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要求,比照凉山州发展需要,对院系进行了全面调整,今年将继续调整专业设置。高校转型,不是靠学校内部做方案、搞产学研就能完成的。按照国家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在高校转型中发挥主导地位,但当前地方政府的融入远远不够。

各市﹙州﹚至少1所学校启动选课走班试点

【要点】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做好“选课走班”教学试点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省自2010年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部分学校开始了“选课走班”探索,比如双流棠湖中学、成都市泡桐树中学等,已初步积累了经验。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被提上日程,四川怎么做?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已在棠湖中学召开了“选课走班”现场观摩培训,今年将在全省宣传推广棠湖中学新改革背景下的“选课走班”经验。“各市(州)今年必须启动至少1个学校的‘选课走班’试点工作。”

省教育厅还将研究制定《四川省普通高中选课走班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对试点学校有关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督促各地做好普通高中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加强教育教学、教学场地、教学设施、考试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

【声音】

蒋增友(绵阳市南山中学招生办主任):教室等场馆不足问题,是全省高中实行“选课走班”面临的普遍问题。现有条件下,学校必须主动作为,调配现有教室和功能室,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学生选课后,会出现有的学科教师不够、有的学科教师过剩的情况,对此,学校要充分考虑、提前调研,并做好相应的教师储备工作。

为8381个行政村安排双语幼教辅导员

【要点】

推动“一村一幼”计划覆盖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全面落实民族自治地方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

从去年开始,我省大力实施大小凉山“一村一幼”计划。省教育厅民教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大小凉山彝区外的其他民族自治地方,同样存在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特别是村级幼教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这项惠民政策的整体效益,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起在全省51个民族自治县的8381个行政村全面实施“一村一幼”计划。

省级财政按照每个行政村2名辅导员,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为民族自治地方8381个行政村安排双语辅导员劳务报酬补助资金4.02亿元。“我们将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指导和督促各地切实做好村级幼教点开办、双语辅导员选聘、保教工作开展、省级劳务报酬补助资金管理等相关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并取得相应效果。”

“2016年起,我省在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启动实施了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目前正在巩固完善,2017年还没有考虑扩大到更多地区。”该负责人说。

【声音】

谭可(阿坝州教育局局长):“一村一幼”计划扩面对民族地区是个大好事,对基层地方是“及时雨”。但购买服务经费应由地方统筹使用,而非简单地按照行政村平均分配。因为实际调研发现,各村学前儿童人数差距较大,可尝试大村独办幼儿园,小村联合开办幼儿园,并保证教读人数。

举办“导航名师”教学课程大赛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