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绵阳师范学院 记者 刘毅)近日,绵阳师范学院与峨眉山生物站签订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在校地合作人才培养达成共识并签订合作协议,城建学院负责同志代表学院为该基地授牌。
据了解,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是1984年由原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现更名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在峨眉山创建的科研基地。峨眉山生物站现址占地面积150亩,收集保存植物资源种类及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居全省首位(植物种类近24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种类76种,占全国的24.3%;CITES附录二中的濒危种152种;中国特有植物111种,其中四川特有植物38种),收集保存药用植物种类居全省首位(近1000种)、蕨类植物的种类数量进入全国“三甲”行列(近400种),旌节花科、木兰科、兰科、石蒜属、八角莲属、桃叶珊瑚属等部分资源植物科属的种类的收集保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我国部分植物科属的种植资源保育中心。建有珍稀特有植物专类园、药用植物资源圃、蕨类植物专类园。峨眉山生物站主要承担和参与国家、科学院、省级及其他科研项目40余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2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4部。参加《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中木兰科、姜科、紫金牛科、马兜铃科的编写。主持的有关野生观赏植物选育项目获中国第二届花卉博览会二等奖及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贡献奖。峨眉山生物站是开放性植物园,也是中国“国家大学生环境科学-生物多样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多个共享平台建设所在地,被授予“四川省科普基地”、“峨眉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2015年1月,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与四川德胜集团经过多次协商,拟在峨眉山川主乡和黄湾乡共建四川植物园。四川植物园的总体目标是通过10年时间(2015-2024),在植物园规划土地面积4700亩,建成主要由珍稀植物专类园、峨眉山模式植物专类园、药用植物专类园、竹园、名贵树木园、蕨类园、禾草园等10个专类园和1个峨眉花海组成,保育物种5000种的省级植物园。四川植物园力争在科学研究、专类园建设、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重点突出、特色显著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植物迁地保护和引种驯化研究基地;同时,成为在园林景观、园区管理、对外服务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该项目预计在明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
四川植物园的建设将需要大量的相关学科专业技术人才,彭启新站长代表新植物园热忱欢迎绵阳师范学院师生交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这也将是城建学院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计划试点、园林应用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走出校门办学,将优秀社会资源整合进教学活动中,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地方——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