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胡齐林 记者 刘毅)5月27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九所国内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的一流大学领导、专家再次齐聚绵阳东辰国际学校,联合召开了与东辰高中合作培养地球与空间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研讨会。
合作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探索出联合培养有效途径,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与九所高校共同达成 “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地球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合作备忘录”,并进行现场签约。
2017年3月25日,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成功主办了以“合作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讨会,来自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全国25所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绵阳共识》。
5月26日,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签署“成都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成都理工大学向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授予“成都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牌匾。
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将会推动东辰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在推进我国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1、在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现高一、高二年级中选拔具有地球与空间科学学习兴趣、学习素养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拔尖苗子组建虚拟班,2017年秋季在东辰新高一“钱学森科技创新班”中选拔部分学生组建地球与空间科学大学先修课程班,2018年秋季组建东辰高中地球与空间科学实验创新班实体班,从而形成高中与大学一体化培养体系。
2、九所大学指导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建立地球科学实验班课程体系,形成“基础学科+地球科学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3、九所大学选派教师担任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中学生的学术导师,定期到中学开展前沿学术讲座,并指导学生做实验、做课题、撰写科普论文,早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术素养。
4、九所大学参与协建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建立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基地、博物馆、展览室,让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落地。
5、九所大学共同规划、组织和主办全国性的中学生地球与空间科学冬(夏)令营活动、地球与空间知识竞赛活动、地球科学考察活动,并开放大学实验室,让中学生和中学老师走进大学校园,共同开展地球与空间科学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和实验。
6、绵阳东辰国际学校要改革和调整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支持学生在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方面的创新和实践,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化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7、大学要创新招生制度,大学应建立高考、学考和综合素质测试或面试等相结合的选拔机制,并把高中地球与空间科学大学先修课学习成绩,学生参加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夏令营的成绩和地学知识竞赛成绩纳入自主招生的选拔范围,每年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或“三位一体”的选拔方式选拔具有地球与空间科学学习兴趣、学习素养和发展潜力的拔尖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8、组建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牵头,由九所大学招生办公室领导、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领导、绵阳东辰学校领导组成的合作培养地球与空间科学拔尖创新人才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实施合作培养的管理,办公室设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