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班”催育“壤塘之花”

2020-11-20 16:00:17来源:四川在线-绵阳频道编辑:尹勇

四川在线消息(杜畅 绵阳频道 郭超英)支援藏区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从1998年四川省委“十年行动计划”到2012年中央的“教育援藏”,游仙区每年都会从递交援藏申请的老师中精心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教学业务能力强、懂民族政策的教师到藏区支教。截止今年,已有近100名“游仙籍”教师参与支援壤塘教育工作,他们在雪域用爱心守护童真,用真情浇灌希望,用坚守呵护雪域高原“梦想的翅膀”。

在壤塘,说起龚仙彦,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但说起“绵阳班”那是无人不知。

2014年6月,壤塘县委、县教育局决定开办“绵阳班”,该班全部由绵阳援藏教师执教,旨在为全县教育优质发展趟出一条路子。

有着20年班主任经验的龚仙彦主动请缨,作为四川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游仙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他成了首届“绵阳班”班主任,担任数学、科学两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语言”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

开班时,班上仅有5名住在县城附近的学生能理解简单的汉语,13个乡镇牧民家庭的学生在家不说汉语,对老师表达的汉语语意一知半解。为了解决沟通问题,龚仙彦想了很多“笨”办法:给教室里物品贴上汉、藏文标签,做“看物体,猜词语”游戏;根据孩子爱看动画片的天性,他每天跟他们一起看国语动画片......慢慢地,孩子们能听懂、看懂了。

每天早上6:50分,龚仙彦第一个到教室,点燃炉火,烧好热水。7点整,他带孩子们出早操,出完操后他监督孩子们洗脸、刷牙。长期坚持下来,孩子们的个人卫生习惯得到改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年又一年,他不但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龚老师,还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阿爸”,家长们也由不理解、不信任,到以孩子进入“绵阳班”为荣,现在的“绵阳班”已成为壤塘县义务教育的响亮名片,先后接待县内外1000余名教师参观学习,“绵阳班”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常规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经验更是在壤塘县13所学校全面推广。

阿坝州康巴卫视为龚仙彦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藏区阿爸》,作为阿坝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纪录片之一。龚仙彦坚守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援藏6年、创办“绵阳班”的新闻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播出。

在藏区,像龚仙彦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被誉为“壤塘儿女”,在南木达小学教书20年的雍乾松;今年52岁、3次参与支教工作的李根成;2次援藏、参与研究3个省级重点课题的肖长龙;关注壤塘中学发展、为师生捐助书籍、衣物的贾鲲;女儿病重但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的刘兆春……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游仙区与壤塘县教育局签订了《关于在游仙区开办壤塘教育学苑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全区9所学校(园)分别与壤塘县9所学校(园)建立了“校对校”结对帮扶关系,从单一结对帮扶向全区整合转变,集中调配人、财、物资源,由以往“一对一”的帮扶格局转变为“多对一”,大大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