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领域科技攻坚 绵阳将从这些方面发力

2024-06-13 16:59:5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刘宏顺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6月13日上午,中共绵阳市委举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专题解读此次全会的主要精神。

新闻发布会现场。 陈冬冬 摄

此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绵阳市委关于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绵阳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确立了奋斗目标、谋划了整体思路。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此次全会提出将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瞄准人工智能、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先进材料、航空航天等五大领域开展科技攻坚,为绵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具体有何做法?发布会上,绵阳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韦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表示,这五大领域都是国家有战略需求、绵阳有科技优势也有产业基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也是绵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接下来绵阳将围绕这五大领域,组织专业力量瞄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进行深入研判,把准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颠覆性技术创新梳理关键核心技术,逐一编制可操作可落实的实施方案,形成项目清单和实施路线图。并且将鼓励在绵院所高校开展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绵阳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高校15所、科研专业人才26.9万名,这些是我们开展攻坚突破最优势的科研力量;有8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是我们开展攻坚突破最活跃的市场力量。”李韦提到,绵阳本就拥有非常雄厚的科技实力,加上已经入驻“云上大学城”和“云上科技城”的33所高校和35个团队,这些创新资源充分整合后,将形成支撑攻坚突破行动最强大的合力。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李韦表示,绵阳将加快实施刚刚出台的《绵阳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让更多前沿科技攻坚成果在绵落地转化、推广应用。并且支持重点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科技助理”也将继续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畅通前沿科技成果的供给端和需求端。

“我们将继续用好‘科创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等政策,更大力度招引积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据李韦介绍,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绵阳还将发挥科创投资基金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前沿科技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提供保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