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道|四川绵阳工业园:加快创建省级高新区

2024-02-22 16:37:01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刘宏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付乔崧

拼经济搞建设,绵阳全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去年,绵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工业转型实效显著。“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深入实施,11个工业园区集聚规上工业企业989家、集聚度超71%。

今年,绵阳将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园区作为集群成链的“主阵地”,如何助力绵阳工业巩固扩大领先优势?记者与四川绵阳工业园党工委书记胡段钦进行了交流。

问1.当前,绵阳正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和“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四川绵阳工业园过去一年工作有何亮点?

答:去年,四川绵阳工业园挂牌运行,首战之年即高点开局、高位推动、高开高走。一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和“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一园四区”梯次成势,新建载体突破百万平米,24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市12个园区前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核心指标位列第一,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等多项国省荣誉。去年中秋、国庆“双节”,我们市场化举办国防科技展,累计带动消费超6.2亿元;两次无人机展演火爆全网,充分彰显了“科技城科技范儿”的独特魅力。

问2.园区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的主阵地。请问,作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级园区,在抓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了哪些突破?

答:我们坚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倾力打造“科技之园·创新之城”,整合15个科创平台,组建“创新平台联盟”。首颗“四川造”SAR遥感卫星“涪城一号”成功发射入轨。空天产业集聚成链,以天仪卫星为链主,延链引入火箭发动机和整箭研制、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等企业,构建起空天产业“箭星器数”的“四梁八柱”。聘请4名院士、7名专家为空天产业战略顾问(专家),与航天科技、科工等大院大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某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园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全年新增科创企业212家,累计突破700家,“4+2”科创产业体系加速成势。

我们坚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大力培育主导型、链主型龙头企业,示润科技、惠科模组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惠科光电、永贵连接器等项目扩能升级,欣盛显示等8个项目加快建设。惠科光电成功入选国省两级示范项目,富临精工完成汽车动力系统精密零部件数字化工厂建设,示润科技建成“黑灯工厂”实现全自动无人化生产。2023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95户,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19亿元,“3+1”现代工业体系蓬勃发展。

问3.今年绵阳市两会提出,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筑牢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请问,四川绵阳工业园将如何践行这一目标?

答: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会精神,一是坚持围着项目转,大力开展“项目招引攻坚年”活动,按照“一园区、一平台、一链主、一院所、一镇街”的“五个一”机制,组建“园长制”招引工作专班,持续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一链一策打造“镇园之宝”。二是坚持盯着项目干。严格落实重点项目盯流程、盯工地、盯服务“三盯”机制,分片区建立4个一线调度室,深化项目专员一线服务、“园创”青年突击队一线攻坚、园区领导一线作战。三是坚持扭住需求办。秉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用好“一站式”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深化“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通过夯实项目支撑,全力推动科创企业延链汇集、先进制造业扩链强圈、“涪城科创大走廊”成势见效,进一步提升涪城县域经济领跑力,努力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园区力量!

海报制作:绵阳观察 付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