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鉴丨跳出“镇域”谈“进位”

2024-05-27 18:21:3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刘宏顺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乔崧

跳出“镇域”谈“进位”

做好“镇域”经济,区域经济才能强

立足绵阳,远鉴四方。大家好,我是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近期,赛迪四川发布“2024镇域经济500强”,四川共10个建制镇上榜,其中绵阳6个,较去年新增4个,进位明显,值得展开谈谈。

看待镇域发展,不能就镇域说镇域,要将视线展开,首先要从县域经济说起。

因为镇域经济不是孤立的,而是依托于县域、园区经济的,根基在县域。

对照榜单,不难发现,6个乡镇所在的5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强劲。涪城区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区,江油市去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其余各地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正凸显了这种县域经济与镇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镇域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乡镇上接县域,下启村(社区),既依托城市,又与城区有一定距离,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所欠缺的主要是发展空间。

2023年绵阳出台《激励乡镇(街道)抓经济发展九条措施(试行)》,从财政金融支持、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给了试点乡镇以更大的政策空间,其中多个试点乡镇的党委书记由副县级干部兼任,同时,各级部门对试点乡镇充分赋能。

这给了乡镇加快发展的动力。以新上榜的安州区花荄镇为例,有三大抓手,分别是城市经济,工业园区和农旅融合。为充分发挥城乡融合特色,突出优势,当地将21个村(社区)党组织,9个“两新”党组织,整合设立4个片区“大党委”,分别聚焦现代都市核心、乡村振兴统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精品4个领域,将花荄镇建成“城市后花园”。

第三,提起镇域经济,不可避免地要提起广东东莞和佛山,两地镇域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各个乡镇各有所长,特色鲜明,同时彼此又能在更大的产业链条上形成互补。

同样的,绵阳在镇域发展“赛道”设置上进行分类,以发挥乡镇间的比较优势,而非在同一个领域彼此高强度的合并同类项,彼此竞争。

实际情况中,绵阳选取39个乡镇作为试点,分为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贸主导和文旅主导四大类,实行差异化探索。

这也形成了梯度建设,安州区雎水镇虽然没能入围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但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与上榜的永兴镇有一定相似性,也成为绵阳“镇园一体”探索的先锋;涪城区吴家镇依托园区,加快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相关试点乡镇的发展,未来这个榜单中可能还会有更多绵阳的名字,也将不断夯实绵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底部基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