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严光涛 绵阳频道 郭超英)相邀三五成佳客,葡萄藤下好流连。端午来临,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村的葡萄进入采摘的最佳时节,一串串艳如玛瑙的葡萄挂满藤枝,颗颗晶莹剔透、珠圆玉润。
6月11日,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村菩提庄园举行游仙区仙鹤镇献礼100周年暨葡萄采摘节活动,游客纷不仅能享受视觉盛宴,还能体验采摘乐趣,更带动了当地果农致富增收。
葡萄园里歌声亮感恩党的好政策
伴随着开场歌舞《唱支山歌给党听》旋律响起,游仙区仙鹤镇献礼100周年暨葡萄采摘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十送红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爱你中国》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歌舞引起台下观众共鸣,叫好声、喝彩声不断。
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活动推向高潮,全体党员群众高举党旗,放声高歌。“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才越过越红火!如今,我们也同城里人一样喝上清洁的自来水,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就连看病也不再发愁。”洛水村村民陈润英激动的说。
近年来,仙鹤镇党委政府以建设“农旅融合发展强镇”为目标,高起点规划布局,制定“一核两翼,两园三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以场镇为核心,南翼发展“果园子”,北翼发展“粮袋子”。洛水村、云水村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将葡萄种植作为富民兴村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投入财政资金8500余万元,硬化渠道30余公里,新建及硬化道路20公里,开挖及精修塘堰20余口,建成5000亩生态循环葡萄产业园,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助农服务到果园 村民增收笑开颜
“我们的葡萄都是纯正绿色有机葡萄,大家可以边摘边尝……”采摘园里,负责人蒲体兵一边热情地招呼游客们尽情、放心品尝,一边给村里的种植户们讲解着园内葡萄的种植方法,蒲体兵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洛水村水果种植技术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据悉,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技术薄弱、种植效益差等问题,洛水村党委组建水果种植志愿者服务,通过这支队伍将党委政府的惠农助农政策落实到一线、技术服务到一线、破解难题到一线。蒲体兵加入其中后,便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向村民免费传授技术,由于长年在烈日下奔波,蒲体兵晒得又黑又瘦,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黑队长”、“黑总”。
蒲体兵说:“为了保证葡萄品质,我们坚持让葡萄自然成熟,使用牛、羊粪便代替化肥,运用避雨栽培技术有效阻断雨水传播病害,利用诱虫灯、黄板等物理防治设施减少病虫害,种植出来的都是绿色有机葡萄,确保游客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葡萄种植给当地村民王绍全带来了稳定收益,王绍全早年父母双亡,儿子出生后不久,他便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2009年返乡,然而仅靠自家的两亩薄田,生活都困难,更别说还要供养儿子上学。
在仙鹤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王绍全和妻子开始种植葡萄。他家的葡萄种植面积也由从最初的4亩扩展到14亩,每年葡萄种植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如今,王绍全不仅供养儿子完成大学学业,更是修建了新房,购买了小轿车。
仙鹤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宋坤介绍,仙鹤镇像蒲体兵、王绍全这样种植葡萄的大户和村民共有439户,2020年仙鹤葡萄产量达2000万斤,销售额达6000万元,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村民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
产业蝶变惠民生 村容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洛水村沐浴着党的惠农政策的阳光雨露,一栋栋农房整洁靓丽、错落有致,院落有山有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的乡村新貌让人心潮澎湃,特色种植更是让这个小村落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817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
“这样的景象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洛水村共有村民3154人,由于传统种植收益太低,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存在住房条件差,卫生环境等诸多问题。如今,村里有了产业,宽敞平坦的乡间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一栋栋新房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村民都回来了,洛水村越来越热闹!”村党委书记潘春林说。近年来,随着葡萄产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到村里,实现家门口就业。
家住洛水村的夏玉兰告诉笔者。今年她已经54岁了,虽然有劳动能力,但在外打工时却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在看到身边越来越多老乡回村开始种植葡萄,于是她便也萌生了回乡就业的想法。如今她已在菩提庄园就业两年有余,从事的工作不仅轻松而且收入也不比在外务工少。
下一步,仙鹤镇还将以洛水村为核心,辐射周边云水村和柏林社区部分区域,计划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葡萄避雨设施1500余亩;计划投资约4000万元,在洛水村、金龙村、金柏村、云水村、柏林社区等地,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2万亩,届时,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