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广告和店招被称作“城市风衣”。设计精美的广告牌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反之,杂乱无章、不规范的广告却会成为城市的视觉污染。作为建设美丽绵阳的“美化”环节之一,户外广告牌匾如何做到规范管理?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走访。
店招规范有成效
“过去这条街的店招杂乱无章,横竖吊挂随意设置,看着都不舒服。”46岁的李春梅在火车站附近开店十多年了,在她看来,以前很多店招店牌的设置都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不仅影响街景市容,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李春梅说,几年前,城管部门对该地段不符合规范的商铺进行统一改造,拆除了杂乱无章和不规范的店招,制作了新的店招店牌。
走访中记者发现,规范后的店招全部采用硬质材料,统一高度、统一风格、统一制作,不同路段、不同建筑、不同商业气氛得到充分体现。
不过记者也发现,仍有部分商家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设置、安装门头店招。在位于绵兴西路的一处居民房,临街两处墙面被各式店招占据,其中一家婚礼公司竟在不同位置挂了三块店招。在旁边一处通道内,大小、颜色、材质各不相同的广告牌密密麻麻摆在一起。此外,有的商家为图一己之便,一店多牌、私拉电线安装灯箱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依据规范下猛药
2010年,我市出台了《绵阳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对全市店招门牌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一店一招”,在设置统一建筑相邻经营门店招牌时,底线应整齐划一,高度和厚度要统一,色彩和材质上也应保持一致。
近几年来,我市城管部门一直深化街巷市容整治,加强违规广告店招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市区集中整治,加强监督管控。在近期的集中整治行动中,拆除涉及城区范围内违规设置的大型户外广告店招16处,未经许可擅自设置在二楼及以上的LED条屏20余处,以及逾期未拆除的道旗等临时性广告150余处。
本月初,《绵阳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2015-2020)》方案正式出炉,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其中,对于商家店招这一块也是给出了一些明确的指导。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广告拆违的纵深推进,全市违规广告拆除工作实现由主干道向次干道的全覆盖推进。
店招规范重细节
针对规范店招一事,记者在街头做了一个小型调查,大部分受访者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以前这些店招就是随便设置的,大小不一,五颜六色,有的用了很多年早就破旧不堪了。”市民黄先生说,店招追求个性之前先要保证整体的干净整洁,不能影响到城市形象。也有一些市民认为,门头店招统一规划后,可能会限制了店铺形象的展示。“一个好的店招其实也是一家店铺吸引眼球、招揽生意的软实力,而且还能呈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像香港、东京那些美食街、特色街门头各异,就给人展示了一种文化特色。”市民张先生认为,店招的设置应该更多的从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上面下手。
“店招规范这一块,其实是我们日常性的工作,但因为商家的想法或要求不一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市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几年前开始规范店招开始,作为管理部门来说,更多的是宏观性的调控和指导,目前已全部提升改造的店招,也是根据不同街景从多个方案中确定而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眼下,店招规范工作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一些新建的建筑物严格规范;二是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继续进行整改。
“虽然店招是商家的招牌,但它也关系到街道整体面貌和整洁度。”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区域不同,个性化招牌也同样提倡,这和店招规范管理并不矛盾,细节才是重点。
(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