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乘车难、行车慢、路上堵等难题凸显
交通“瓶颈”怎么破

http://www.scol.com.cn  (2016-02-19 10:51:44)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李伟  

嘉 宾

王评 市政协委员、市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科科长、民建绵阳市委副主委

王霓 市政协委员、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莫正豪 市政协委员、市交通事故人民调解中心副主任

主 持 人

记者 文宇 实习生 贾滨瑞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绵阳已步入百万人口大城市,城区机动车达40万辆,乘车难、行车慢、路上堵等问题凸显。

针对拥堵现状,昨(17)日,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出“良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城区道路隔离设置,优化公交线网,利用微信服务平台便捷处理交通事故等仍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路面如何缓堵?

优化设置隔离设施优化城市公交线路

记者:我市目前道路隔离设施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王评:我市一些主干道上设置的隔离设施尚待优化,有的车流量大的地段未设或者设置较少,有的地方隔离设置设施开口过大,造成车辆拥堵,影响通行。例如跃进路北段西蜀名居至长虹世纪城路段则因未设置隔离设施,车辆在此随意掉头和穿行,严重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安全。

记者:如何优化城市公交线路网?

王霓:在规划公交线路时,应以便民为主,树立公交服务于民生的理念。增设公交线路,解决发展区域的出行问题;同时建议在平日上下班高峰期,加大对违规占用公交车道的处罚力度,全力保障公交车专用道路的畅通无阻。

记者: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有何意义?

王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是政府的一项惠民公共事业,要转变思想,加强公共交通的服务意识。同时,也是车改政策启动后,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如何改进服务?

建交警微信服务平台实行市民举报机制

记者:为什么要提案建议建立交警微信服务平台?

莫正豪:为了推进交通管理服务向更高效、便民、绿色方面发展。例如,市民如若遇到轻微交通事故,可通过上传事故现场照片或视频,交警不用到现场,也能快速处理事故,以确保事发路段其他车辆的有序通行;其次,对于一些违规变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建立市民举报机制,老百姓可以通过随手拍照并上传到服务平台,进行全民监督,有关部门给予适当的奖惩。

记者:为更好确保城区道路的通畅和行人的安全,有何建议?

王评:本着有利于交通畅通和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原则,要科学合理的设置隔离设施,设置时要多听取意见,并随着交通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疏导道路交通,减少城市拥堵的作用;交警、城管部门要紧密配合,针对不遵守隔离设施管理的车辆和行人,要加大执法力度,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增添纠察措施,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在车流人流量最大的重要路段设置醒目和温馨的宣传提示力度,以确保工作的健康推进。

记者:根据绵阳市交通现状,还有何建议?

莫正豪:在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时期,在城区车流量大的重点路口,建议建立单行道循环机制。政府应当考虑加大投入公安干警的执勤人数,避免在高峰时期因警力不足,无法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影响路段的顺畅通行。在此也呼吁广大群众出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