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巾帼建功辉映“半边天”
——写在市第七次妇代会召开之际

http://www.scol.com.cn  (2016-03-14 10:41:06)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李伟  

我市第六次妇代会召开以来,全市广大妇女用实干与时代同奋进、与绵阳共追梦。在家庭,她们用爱心和坚韧,传承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在岗位,她们用智慧和汗水顶起“半边天”,为绵阳发展贡献了力量,绘就了一幅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向上、和谐发展的精彩画卷。

党政关怀支持

妇女事业稳步发展

前不久,我市接受了省政府关于“两纲”的终期评估督导检查,纳入督查的116项省级监测指标中,绵阳有92项指标提前达标。

2012年3月,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结合绵阳实际,市政府制定了《绵阳市2011-2020年妇女发展纲要》和《绵阳市2011-2020年儿童发展纲要》。之后,“两纲”中多项指标任务被纳入市级民生工程,推动了“两纲”顺利实施。5年来,我市主要妇幼民生指标均居中西部前列,部分达到先进发达国家水平。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费营养午餐计划,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多年来全省领先。妇女儿童公共文化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市县财政投入1182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乡镇、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479个。此外,女性参加城乡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比例较“十一五”末均有显著提高。

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市委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意见》。全市各级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各级各界妇女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在素质提升、巾帼建功、幸福家庭、巾帼维权、固本强基“五大行动”上取得好成绩。越来越多的女干部出现在群众的视线里。目前,全市党政机关(含参公单位)共有女干部5908人,占干部总数的25%,其中市四套班子配备女干部6人,县市区党政班子100%配有女干部,市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分别为22.47%、21%。妇女进村居两委比例达100%。

投身经济建设

巾帼建功气壮河山

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两个“一号工程”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不断深化妇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

全市有11599名城乡妇女获国家小额贷款64681.33万元,带动39381名妇女就业;全市18132名农村妇女参加了各级妇联组织开展的家禽养殖、蔬菜种植、手工编织等技能、劳务培训,3.47万名妇女成为科技致富能手。

据了解,全市目前有女职工50.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2%。全市已建成全国、省、市“巾帼文明岗”258个,建立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44个、各类妇女就业创业示范基地80个、女性创业龙头企业26个,成立妇女就业创业协会或合作社24个。创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帮扶和带动4万余名妇女就业。5年来,全市有29500名妇女(家庭)荣登全国和省、市、县“五好文明家庭”和先进工作者光荣榜。8.3万余名妇女实现岗位成才,2.9万余名妇女(家庭)受到各级表彰,36名妇女被评为市“杰出创业女性”,150人荣获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称号,杨秋平、刘绍英、尚传英等一批拼搏创业、诚实守信的女企业家成为新时期巾帼建功的典范。全市涌现出县级以上三八红旗集体412个、三八红旗手477个、“巾帼建功标兵”242名、巾帼文明岗189个。

发挥独特优势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全市各级妇联以“把妇联组织打造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为目标,开展了“爱岗位、爱家庭”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和“寻找身边的好父母”、“争当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文明家庭创评等活动,引导妇女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建设。市女性人才开发研究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市女摄影家协会等团体也发挥优势,举办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130余场,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落实专项资金1528.7万元,为3.6万名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送去关爱。全市建成妇女儿童维权站261个、救助(庇护)中心14个、妇女法律援助站147个,县市区纷纷开通了“12338”妇女儿童维权热线。5年来,全市共为35923名妇女、29090名未成年人和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艰苦的付出迎来了收获的喜悦,目前,全市有57个乡镇、村(社区)被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村(社区)。市妇联先后获得全国妇联维权工作先进、省政府妇儿工委两纲工作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集体、省计生“三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给市妇联发来表扬信。如今,全市266万妇女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妇女事业进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谱写巾帼建功新篇章。(田明霞)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