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百万亩稻田“解渴”啦!

http://www.scol.com.cn  (2016-08-26 08:40:20)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昨(25)日13时许,游仙区观太镇二郎桥村村主任周兵放弃午休,时不时到村里的山坪塘看看。看啥呢?原来,武引工程供给的水正汩汩地流进塘里。“这下好了,村里600多亩稻田有水了。”周兵长长出了一口气。

本月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武引灌区降水偏少,辖区内127万亩正值抽穗关键期的水稻“喊渴”。而在防汛抗旱双重压力下,市武引工程管理局一方面积极排查水渠险情,防范突发的汛情;另一方面,及时组织向旱区供水缓解旱情,截至目前已供水1.38亿立方,让灌区稻田解了“渴”。

旱情 气候异常“渴”得很

“贾所长,再不放水,我们就要来你办公室‘喝茶’啰!”本月初,眼看着旱情越来越严重,游仙区梓棉乡副乡长李世斌情急之下,向武引管理局魏城片区管理所所长贾从明“发飙”。“当时,全乡6000多亩水稻眼看就要进入灌浆的关键期,一旦缺水就完了。”李世斌向记者大倒苦水。

不仅李世斌着急,三台建设镇、石安乡等23个重旱乡镇也好不到哪儿去,“老百姓急得慌,我们更慌!”三台武引供水股股长陈文告诉记者,今年,三台灌区缺水达1600多万立方。

据有30多年基层经验的贾从明介绍,往年8月我市就已经进入冬季蓄水期了,但今年受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的影响,全市大部分地区都极度缺水。

数据显示,进入8月以来,武引灌区内的127万亩稻田持续遭遇旱情,供水缺口近7000万立方。“若不及时供水,将造成灌区内水稻大面积减产乃至绝收。”市武引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供水 多措并举保灌溉

在市武引工程管理局的统筹调度下,一股股清水流入了旱区,让包括周兵所在的二郎桥村在内的众多旱区乡村解了“渴”。

这背后,凝聚了一大批武引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昨日12时许,阳光火辣辣的,巡渠工龚举勇却忙着和工人打捞支渠里的垃圾,“拦水杆处的树枝等杂物必须及时清理,以确保供水畅通。”每天早上6时开始,老龚和同事就要对50多公里的水渠进行巡查。今年以来,在超过2000名包括龚举勇在内的巡渠工和临聘工人的努力下,发现并处理险情逾200处。

市武引局肩负着防汛和抗旱双重责任。为此,该局制定了相关预案,要求各级供水处专人24小时值守,预防险情。3月初即开始春灌供水动员,与各地签订用水合同,提前申报水量,为科学制定供水计划打下基础,并抓好错峰灌溉,确保均衡受益。

入汛前,市武引局与各地累计投入资金超过800万元,完成渠道清淤1263公里、标准化渠道建设200多公里。同时,继续推进灌区内渠道整治,修复加固人行桥等工程,确保供水通畅。按照先下游、后上游,先提灌、后自流,先农业、后工业,先生活、后其他的顺序进行水量调配,确保灌区抗旱用水,努力实现供水“零人为事故”,群众用水满意“零上访”,防汛保平安,抗旱保丰收。(裴玉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