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上新 6000册新书帮农家书屋变身“文化粮仓”

2025-08-26 10:34:3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李春梅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乔崧

8月21日14点,天气闷热,三台县永明镇梓潼庙村村委会的农家书屋门口又来了几名小朋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1岁的陈佳琪踏进书屋,很快选中了一本《万物有道理》。这本爱心企业捐赠的科普书,和其余2000余册更新的书籍,让这个农家书屋成为暑假里最受村里孩子欢迎的“宝地”。

三十平米的空间里,墙面贴满童趣涂鸦画,窗边书架分列“科技”“文化”两类标签。回忆起3个月前农家书屋的样子,绵阳市委办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忠鑫不仅有些感慨。

“当初书架空得能‘跑马’,已有的书籍也多是农技实用方面的,小孩子不感兴趣,大家很少来这里读书。”张忠鑫说。为帮助农家书屋充实书籍,特别是能向孩子们提供大家感兴趣的新书,今年初春,驻村工作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以及十余所高校等发去邮件。“没想到上海交大第一个响应,西北农大直接寄来三大箱青少年绘本。”截至目前,驻村工作队已为三台县12个村争取到6000余册图书。

随着村里的孩子们陆续来到农家书屋,欢声笑语飞出窗外,静谥的乡村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这小壁虎还有一条长尾巴哦!”手工区里,驻村工作队队员肖蒲元握着男孩小手正在捏彩泥。书架角落的《安全我知道》丛书边堆满彩泥玩偶。

“注意观察狗尾巴花和稗子草有什么不同哦!”在书屋另一角,驻村第一书记李梓骥将采来的野花野草插在瓶里当教具,教几个孩子素描。陈佳琪用马克笔将狗尾草画成卡通造型,在画纸角边落笔写上“我在农家书屋的快乐时光”。

“每天来书屋是我最快乐的时光。”陈佳琪说,她的父母在外打工,她常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每当放假回家,不是摸鱼就是撸猫,要不就是刷手机。“今年村里的农家书屋建起后,这个暑假特别有意义!”

通过外界捐赠的新书,村里孩子还交到了新朋友。陈佳琪从书包里抽出一张卡片,上面有来自上海一位中学生写给孩子们的留言祝语。陈佳琪选阅到这位中学生捐赠的书后,读到夹在书中的卡片特别感动,她通过驻村工作队辗转联系上这位中学生,俩人还成了朋友。

暑假还没结束,但更多新书也已在路上。据介绍,后续4000册书已在路上,可再帮助8个村农家书屋更新书籍,满足更多农村孩子的阅读需求。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