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男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10月10日,在绵阳市飞云大道东段与飞云中街交汇处,不少机动车驾驶员发现,往日拥堵的路口如今通行效率得到了大提升。原来,在国庆中秋假期前夕,绵阳市相关部门采纳了市民针对该路口提出的一些通行建议并进行了相应整改。
同一时间段,该路口优化前后对比
今年7月,绵阳市公安交警部门正式启动“开门治堵”建议征集活动,面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公开征集城市堵点治理方案,活动启动后,市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截至目前,绵阳市缓堵办累计收到市民网友建议6548条,经专业团队筛选、论证,形成有效建议693条。其中,91项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金点子”已反馈至相关单位并推动实施;最新一批280条建议也已分发至对应单位,待研究论证后将及时向市民反馈办理进展。
以绵阳市飞云大道东段与飞云中街交汇处为例,该路口是区域重要交通节点,车流以过境交通为主,近期受创业大道南延线、临园干道火车站下穿隧道施工影响,大量车辆绕行双碑大桥、毅德商贸城往返科技城新区与绵阳经开区,导致路口交通流量骤增——日均车流达5万辆,早晚高峰小时车流超4000辆,周末上放学时段交通压力更是持续高位。
“造成这个路口拥堵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施工绕行引发的流量‘井喷’,另一方面就是车道配置与车流需求错配,双碑大桥双向四车道无单独非机动车道,北向南通行效率受限。”据绵阳市公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路口改造前东进口直右复合车道无法承载早高峰522辆、晚高峰582辆的右转需求,高峰期排行近400米,而西向东方向左转需求旺盛,高峰排行约260米,三条直行车道存在空放现象。
针对上述“痛点”,热心市民在“金点子”中提出针对性改造建议。绵阳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实地调研数据与专业交通研判,在吸纳市民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并快速推进优化改造方案。
具体改造措施分成了5点,其中包含重构东进口车道布局,将车道向左偏移,重新划设为“一左、两直、一右”四条车道,彻底解决右转车辆通行阻滞问题,并且在北进口施画待行待转区并安装LED提示屏,引导车辆提前进入待行区域,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另一侧,优化西进口车道配置,调整为“两左、一直、一右”车道,精准匹配高峰时段左转车流需求,再前移南进口人行道与停止线,增加车辆排队空间等等。
设置LED显示屏
改造效果立竿见影。数据显示,该路口高峰平均车速从优化前的21.56km/h提升至24.50km/h,同比上升13.63%;通行效率提高23.7%;高峰时段飞云大道东段车辆排行长度从203.96米缩短至167.88米,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图片均由绵阳市公安交警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