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近日,绵阳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临园路下穿隧道工程,迎来一项关键环保突破,绵阳首次创新应用的基坑智能防尘天幕系统正式上线,只需一键操作,即可为施工区域开启“无尘模式”,为项目本身筑牢绿色施工防线。相较于洒水、覆盖等除尘方式,这样主动应对尘土的方式,更加便捷有效可持续。

基坑智能防尘天幕系统。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供图
据悉,这套系统总面积达4480平方米,相当于10.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整个天幕被精准划分为7个长32米、宽20米的独立矩形单元。
“一方面,便于根据施工进度进行适应性管理,实现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另一方面,该系统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被动除尘模式,构建起对扬尘全方位、立体化的主动防控体系。”绵阳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阳军说,这套天幕系统集高度自动化与集成化于一身,相当于为工地披上了一件“绿色智能外衣”。
记者了解到,每个天幕单元均配置了2台特制的1.5千瓦减速电机,为其开合提供强劲而稳定的动力。当基坑内需要进行大型机械吊装或土方作业时,操作人员仅需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即可远程下达指令,整个单元在几分钟内便能完成开启或闭合。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在立管顶部架设了工字钢作为承重滑轨,确保了滑轮系统运行的平稳。同时,天幕网面采用特制的高密度抗老化聚乙烯网,其密度不低于2000目/平方米,提高了粉尘拦截率,能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扬尘的产生与扩散,同时保证了材料在长期户外使用中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