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之前只知道无人机可以航拍,没想到现在能用来给我们住的楼做‘体检’。”11月20日,涪城区西园公租房小区居民王女士看到无人机在楼前飞行,为房屋进行安全检查时,感觉又新鲜又安心,“这样检查得仔细,我们住着也更踏实了。”

无人机巡检画面实时传回。绵阳市住保中心供图
当天,绵阳市住房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住保中心”)创新采用无人机技术,对公租房小区的外立面开展全面安全巡检工作,为居民居住安全增添了一道“科技防线”。
在西园公租房小区的一处空地上,一架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探测设备的无人机缓缓升空。随着无人机逐渐攀升,小区内11栋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清晰地呈现在地面监控屏幕上。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有条不紊地在每栋楼周围穿梭飞行,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细致扫描。
“以往对高层住宅外立面进行安全检查,搭建脚手架费时费力还影响居民生活,要么依靠人工用望远镜观察,存在视野盲区。”住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现在用无人机巡检,不仅能快速覆盖所有高层,还能通过高清影像和红外数据,精准发现外立面瓷砖松动、墙面裂缝、保温层脱落等细微问题,大大提高了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次无人机巡检工作对11栋高层住宅外立面的全方位“体检”后,住保中心和小区物业会根据巡检结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详细维修方案,及时消除隐患,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
据了解,绵阳于2024年全面推行公租房保险制度,为全市1万余套公租房配备保险,确定了涵盖火灾爆炸、管道破裂、意外事故等常见风险导致的公租房自身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两大类保险责任,为公租房住户和房屋资产撑起“安全伞”。
2025年,市住保中心创新采取“专家巡检+无人机巡检”方式,充分发挥无人机全面巡检和专家“精准把脉”的优势,对绵阳8个重点小区开展安全“体检”,预计本月内全部完成后形成隐患排查报告。
下一步,将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房屋和居民安全,通过“巡检+保险”的双重保障,让住房困难群体在绵阳安居乐业,不断夯实住房保障体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