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11月26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绵阳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策部署,绵阳市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绵阳市“好孕相伴乐生绵州”生育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孕前、孕中、分娩到产后全周期发力,推出“三早”“三优”“三好”“三贴”等系列举措,以提升群众生育意愿和健康保障水平。

绵阳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助产士为刚顺利分娩的产妇送上红糖鸡蛋
聚焦“促进适龄妇女愿意怀、怀得上、孕得好、育得优”,《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孕前、孕期、分娩、产后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到2025年底要实现孕产妇建档率、儿童建档率均达95%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98%以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90%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0%以上、孕前优生检查率达80%以上;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达90%以上。
《方案》根据生育周期不同阶段,分别出台相关举措解决相关痛点,例如,针对孕前阶段常见的筛查不及时等问题,《方案》明确要提供“三早”服务,即“早知晓、早筛查、早干预”,通过编印优生优育读本等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优化“婚登—婚检—咨询”一站式服务等及早进行筛查、鼓励助产机构组建不孕不育门诊等破解“受孕难”问题。
在孕中阶段,《方案》聚焦检查、高危风险管理等环节,将优化服务体验作为关键词,提出“三优”安心服务,包括提供优享便捷就诊服务、优效护航产检、优质早孕关爱服务等,在具体措施方面,鼓励集中产科门诊、超声检查等环节,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探索开设周末和夜间门诊,为无人陪护孕产妇提供陪诊服务。
在分娩阶段提供“三好”舒心服务,从而让分娩更安心,例如,通过打造温馨安全空间,改造产科病房,增设卫生间扶手等,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15%以上助产医疗机构建成“生育友好医院”。
在产后阶段,《方案》整合相关政策,提供“三贴”服务,涵盖康复、育儿、政策支持。《方案》提出要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需在产妇出院后1周内上门访视,访视率达90%以上;在守护新生儿健康方面,《方案》提出要规范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探索高危新生儿分级管理,到2025年底,全市30%的三级医院、15%的二级医院建成“儿童友好医院”。
在群众关切的政策支持方面,《方案》要求落实相关休假保障,按国省政策落实婚假、产假、育儿假、陪产假,休假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婚检、产检、接送子女等提供时间支持。
在住房支持方面,《方案》提出了个性化措施:多子女家庭租房提取公积金年度限额上浮20%;公积金贷款买房可贷额度上浮20%,二孩、三孩家庭最高额度分别再上浮20%、30%。在医疗保障方面,《方案》提出:灵活就业人员、失业金领取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产前检查、生育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
此外,《方案》提出为新婚夫妇配备“婚育健康管家团队”,提供从孕前到儿童保健的全程指导;孕产妇建档时确定“主管责任医师”,提供24小时紧急联系服务,同时关注营养问题和心理问题,开设孕期营养门诊、孕产妇心理门诊或联合门诊,监测孕产妇的体重指数,在孕早、中、晚期及产后访视时开展抑郁筛查,对确诊者制定联合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