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绵阳市“三创新”拓展非遗保护传承路径

http://www.scol.com.cn  (2017-02-20 10:16:55)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绵阳市濒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统刺绣工艺”平武羌绣拜师仪式,日前在平武县走马羌寨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21名学徒依照羌族传统礼仪,向“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代表性传承人沈艳燕拜师。这是绵阳市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众多闪光点之一。

近年来,绵阳市坚持做到创新体制、创新载体、创新路径“三创新”,不断拓展非遗保护传承路径,大力挖掘非遗项目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让“养在深闺、不为人知、后继乏人”的非遗文化“活起来”、非遗项目“传下去”、非遗产品“走出去”,不断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绵阳市非遗项目备受关注,多项工艺品类项目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最高奖项。

据了解,“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时期,绵阳市率先组建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全市非遗普查登记,建立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健全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扶持机制,建设非遗保护信息化体系和项目数据库。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34项、市级169项、县级700余项(其中,“羌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平武“斗牦牛”等20余个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田野作业点,分批建成西南科技大学、高新区火炬三小、仙海中心小学等“非遗进校园”基地学校17所;建成北川草编、羌族水磨漆、平武羌绣、文昌祖庭年画、三台潼川豆豉等20余家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0余类绵阳特色非遗产品成功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河南、山东、山西、深圳、浙江、重庆等地文化旅游及消费市场。(仝青 彭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