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2017年绵阳工业如何发力 绘八大实施路径

http://www.scol.com.cn  (2017-02-24 11:52:22)  来源:绵阳晚报  
编辑:尹勇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绵阳市工业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按照绵阳市委市政府部署,绵阳市近日下发了2017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并描绘出八大主要实施路径。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

去年绵阳工业发展得如何看这些数据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2016年,绵阳市坚持稳增长强投资,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6位,比上年上升2位,属近几年最好位次。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6.56%,超省下达目标12.56个百分点,成功申报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工业设计中心4户,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已达66户、工业设计中心达12户。军民融合快速发展,73家单位联合组成首个四川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规划建设光电产业园等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园,率先在全国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试点,首批238户军民融合企业获认定,2016年全市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产值1370亿元,增长10.5%,占全市工业比重近50%。深入实施“一号工程”,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八大重点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074亿元,增长9.5%,占全市工业比重74.8%,其中5个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分别达53.5%和36%,领跑全川。

今年都定了哪些“小目标”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绵阳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目标,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两个“一号工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扎实开展“项目投资攻坚年、产业培育突破年、军民融合深化年、智慧城市提升年、工作作风转变年、工作方法创新年、素质能力锻造年”七大主题活动,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增效益、惠民生、保安全各项工作,推动全市工业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提供坚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据介绍,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工业和技改投资均增长13%、力争达到15%;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户;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4%、37%以上;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

为了这些目标,绵阳市描绘八大实施路径:

关键词1:项目投资

力争全年全市竣工项目120个、完成投资40亿元,其中“两新”项目75个、完成投资30亿元。加快建设一批项目,如京东方绵阳第6代AMOLED(柔性)显示产品生产线、龙华光电薄膜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抓好华晨25万辆整车、旭虹光电曲面显示用盖板玻璃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25个、完成投资130亿元,其中“两新”项目67个。

关键词2:军民融合

探索建立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包括军地紧密协作机制,军民融合动力机制;大力培育军民融合企业,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

关键词3:重点产业

做大重点产业规模。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号工程”,力争全年全市八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2300亿元以上。推进产业“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四化发展。

关键词4:创新能力

首先是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发挥行业骨干企业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支撑基础作用、行业中介组织保障服务作用,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抓好百个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重点项目实施,全年工业领域力争申请专利5100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1650项。提高工业设计创新服务能力。

关键词5:企业培育

深入实施“领航计划”提高大企业规模、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全年力争新增50亿元企业1户、10亿元企业5户、4亿元以上企业10户;大力培育中小微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6:园区建设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工业项目建设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集中发展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光电线缆扩能改造、天津力神西部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油、气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关键词7:“两化”融合

深入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加快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市试点,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事项70%可在网上办理。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关键词8:服务保障

在全市工业系统扎实开展“工作作风转变年、工作方法创新年、素质能力锻造年”三大主题活动;建立目标任务清单制、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实行“挂图作战”,加大对项目投资、工业招商的督查督办和考核力度;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做好煤、电、油、气、运、水、土地等要素协调保障工作。围绕服务企业转作风,重点围绕融资、能源、用工、中高端人才、市场开拓、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做好企业协调服务工作。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系统建设。(兰建春)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