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书写生态文明绵阳答卷

http://www.scol.com.cn  (2017-02-27 10:18:35)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去年,绵阳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其中,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366天,达标27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6.2%,位列全省8个环保重点城市第二;城市和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蓝图,正在绵阳一步步变成现实。这一切,得益于绵阳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

去年以来,绵阳市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致力于污染企业整治、大气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努力使绵州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也让更多市民品味着生态宜居带来的舒适和惬意。

【改革事例】

生态添彩“美丽绵阳”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初春的绵州大地,春光融融,柳渐鹅黄;涪江之上,碧波荡漾,成群的水鸟翩翩起舞……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欣赏“生态绵阳”之美。“绵阳真的是越来越美了!山也青,水也绿,能住在这儿真好。”从河南来绵探亲的黄秀文被绵阳美丽的三江景色迷住了,一直嚷嚷着要把家也搬来绵阳。

山青,来自于对绿色的热爱。在盐亭县玉龙镇照红村,通过种植各种经济林木,昔日光秃秃的山坡,现已变成了一片“绿海”。不仅仅是盐亭,在整个绵阳,因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一座又一座的荒山披上了绿装。

去年,绵阳市启动了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力争到2020年各类营造林达到350万亩以上、绿色通道达到5000公里以上、水系林网绿化达到1万亩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全市湿地保有量达到43万亩以上,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70%,基本形成“绿在城中、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新貌。正是一份对“绿”的热爱,绵阳市去年正式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水绿,源自于涪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断面资金扣缴制度的持续实施。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去年绵阳市生态补偿和全流域扣缴资金分别达到了2560万元和1315万元,新增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入库项目26个,有效推动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此外,绵阳市还积极开展乡镇污水集中处理收费试点,出台了《绵阳市乡镇污水集中处理收费试点方案》的通知,并定期开展督查,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涪江流域水环境质量。

绿水青山展画卷,百万市民笑开颜。打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组合拳”,使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改革亮点】

“绿色指挥棒”引路绵阳生态底色日益厚重

去年,绵阳市挥动绿色发展“指挥棒”,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改革创新和探索突破并举,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科学编制《绵阳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交通等实现多规衔接,加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绿色”含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

——在环境监管水平提升方面,持续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在仙海区完成审计工作,进一步探索了经验。建立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噪声源自动监控系统,并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农业生态环境改革方面,争取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工作,建设产地环境长期定位检测点2个,农田检测点200个,为编制完善《耕地质量评定与质量保护监测实施办法》打下了基础。

——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改革方面,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完成餐厨垃圾收运的智能信息管理信息模块系统软件编制和调试,以及餐厨垃圾产生源(单位)的摸底工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收运线路方案。

——在推进生态文明经济政策等方面,持续实施涪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断面资金扣缴制度,并对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

——在城乡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制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国家级河湖管护体制机制改革、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市环保局局长钟思亮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紧扣改革重点难点,深入调研分析,拿出务实举措,加大督察力度,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郑悦)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