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以开放思维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

www.scol.com.cn  (2018-07-24 09:26:08)  来源:绵阳日报  
编辑:尹勇  

□本报评论员

有时候,在一种状况里浸润已久,会失去对环境的敏感。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努力,科技城没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没有在创新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什么顶着中国科技城的“桂冠”,绵阳经济总量在西部城市中的排位却一度不断下滑?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步步紧逼的“科技城之问”,强烈撞击着每个人的心。

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和更加开放的手段,放眼全国全球,着力聚集更多科技创新、军民融合资源要素来推进科技城发展。同样是在这次全会上,思维疆界的突破——“跳出一城”到“全国全球”聚集资源要素,让人们欣喜地看到了对这一命题的有力回应。

什么是“超常发展”?简单讲,就是要以超常的信心决心、超常的思路举措,推动中国科技城实现超常的建设成效,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增长极,更好实现国家建设中国科技城的战略意图。众所周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中国科技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初衷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科技成果特别是绵阳富集的国防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尽管科技城建设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这一初衷始终未曾改变。

近年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城建设的过程中,绵阳的一大特色和举措,是充分依靠在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活力、释放潜力、增强动力,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同时也要看到,绵阳科技创新资源多以国防军工科技创新资源为主,这些资源多数集中在科学实验试验领域,离产业、离市场较远,且自主管理权限偏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客观上限制了国防科研院所“军转民”的主动性。因此,全会明确提出,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和更加开放的手段,放眼全国全球,着力聚集更多科技创新、军民融合资源要素来推进科技城发展。这一思维疆界突破的重大意义,就是突破了一地之局限,把科技城发展置于全国全球资源要素分配中来看待。

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发展,构成了广义科技创新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政府多主体共同参与,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多要素相融互动。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一目标,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三个主攻方向,引导科技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创新。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重点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生态营造、创新活力激发、创新产业培育四个方面的工作。这是新时代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的“四梁八柱”。

大风起兮云飞扬。省委作出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的战略部署,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在科技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在全市人民心中激起强烈反响。聚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以超常举措促进科技资源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击鼓催征,科技城超常发展之舟风帆正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