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4月23日上午,伴随着悠扬婉转的小提琴声,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响乐思政课”在绵阳城市学院演艺厅激情开讲。
演出现场 杜康 摄
与过去不同,此次活动以音乐为载体,融合了红色文化、劳动精神与艺术创新,通过交响乐、舞台剧、劳模访谈等场景,让现场百余名观众在歌声中沉浸式回顾了绵阳安州工运故事。
劳模访谈 付江 摄
伴随着《觉醒年代》的音乐声,思政课正式拉开大幕,透过音乐,串讲人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安州工人阶级投入了工人运动觉醒的浪潮,这将观众瞬间带入到那个激情四溢的年代。
交响乐思政课 杜康 摄
随后,《黄河大合唱》的歌声生动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安州工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投身社会各项建设中,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那段岁月的波澜壮阔,获取时代的向上能量。
活动现场精彩连连,掌声不断,在《如愿》旋律响起时,台下观众自发打起节拍,小声跟唱,舞台的大屏上同步播放着来自安州区劳动模范、绵州工匠的先进事迹。
在薪火相传的匠人故事与激荡人心的艺术演绎中,这堂打破传统范式的大思政课以独特魅力叩击心灵。“第一次上这种形式的思政课,让人印象深刻。”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的职工鲜萍萍坐在台下感慨不断,在这样特别的思政课上,她第一次了解到自己家乡的故事,也在听到劳模和工匠事迹后备受鼓舞。
情景演绎 杜康 摄
同样深受感动的还有四川环龙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运营副总经理、生产总监刘建兵,作为绵州工匠,他上台分享了自己扎根一线三十多年来的一些感触。在台下,他也成为了一名被分享者。“当我看到大屏上上世纪工人的着装、设备,真的感慨万千,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比过去好太多了,更应该加倍珍惜。”刘建兵告诉记者,在这堂思政课上,他不仅重温了历史,更想到了刚入行时遇到的困难都是通过不断的劳动来突破的,这便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
据悉,本次交响乐思政课是绵阳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重要尝试,接下来,该市还将举办多场类似的绵阳工人大思政课,继续探索“思政+艺术”的新模式,让红色文化和劳动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