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人达成就业意向 这场校地活动展示留绵发展魅力

2025-04-29 15:17:1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4月28日,一场充满科技感与烟火气的招才引智活动在西南科技大学展开。这场由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牵头,西南科技大学与江油市共同承办的“科技绵阳·城纳贤才”的专场活动,不仅为学子们搭起就业桥梁,更通过校地签约、文化体验、政策宣讲等多元形式,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留在绵阳”的吸引力。

西南科技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

校地“牵手”:从实验室到文旅圈的深度合作

活动一开始,西南科技大学就与江油市签下一份“沉甸甸”的合作协议——《江油市人民政府—西南科技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以后要在先进材料、智能制造这些硬核领域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和科研平台,比如帮江油的企业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变成生产线的产品,双方将联合打造以李白文化为核心的文艺精品,一起“包装”李白文化,开发文旅路线等。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西南科技大学-李白故里·江油”人才旅游直通车首发仪式,发布了2025年校地合作重点项目清单,涵盖产业研究院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附子全产业链开发项目、“校企共聘”“事编企用”协同引才用才、“科技小院”新农人培训学校等合作共建项目45项,进一步把学校的智力资源和地方的产业需求“拧成一股绳”。

招聘现场:千余岗位搭台,学子与城市“双向奔赴”

下午的东八广场招聘会堪称“热闹非凡”。71家企业带来1600多个岗位,从电子信息到机械制造,从科研岗到管理岗应有尽有。“和以前的双选会不一样,这里不仅能聊工作,还能尝江油肥肠、看非遗草编,感觉像是提前体验了一把在绵阳的生活。”土木工程研三学生梁浩宁介绍。

招聘会现场

在招聘区的“贴心小站”里,专业老师帮着改简历、做面试模拟,政策咨询台前排着长队,学生们围着“安居补贴怎么领”“创业有啥扶持”问个不停。“绵阳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样的‘大国重器’,也有能让人安下心的生活环境,留在这儿搞科研,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材料化学硕士张明宇向好几家意向单位投出简历。

招聘会现场

据统计,招聘会现场共收到简历765份,251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江油的31家企业最受关注,657个岗位吸引了306人投递,84人当场“锁定”意向。

政策“邀约”:留在绵阳,到底能收获什么?

为什么要留在绵阳?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熊文琦在宣介会上打了个比方,“这里既有‘能搞大事’的科研平台,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又有‘能过好日子’的政策礼包,从最高30万元的安居补贴到创业启动资金,咱们给人才的‘福利清单’诚意满满。”

江油市委书记董正红更是掏出“底牌”,“江油正在加快建设成为绵阳市域副中心,如先进材料、清洁能源这些产业急需人才,来了就能挑大梁,而且江油房价亲民、美食扎堆,在江油工作、生活两不误。”

“绵阳不是‘别人家的城市’,而是与我们共同成长的‘伙伴’。把论文写在绵阳的土地上,把事业融入城市的发展中,这才是青春最酷的打开方式。”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介绍,近五年,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生留绵就业率达20%,博士留绵率超55%,243项科研成果在绵阳落地转化,孵化出200多家科技企业。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