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5月14日至15日,由绵阳市科技局、绵阳市委融办指导,中国技术交易所、绵阳人才集团联合主办的绵阳市2025年首期技术经理人培训在科技城新区创新中心2期举行。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两用中心、孵化器、科技型企业等单位技术转化骨干及科研管理人员参训。
培训人员合影
此次培训以“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设”为主题,围绕技术转移基础与“四技合同”、科技成果交易与评估评价、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模式等核心课程展开,旨在壮大绵阳市技术经理人队伍,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多方对接。
会上,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题的授课成为培训亮点。如《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的模式》课以如何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协同生态体系为例,从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当前技术成果转化特点、科技成果转化经典案例、转化关键环节与风险应对等方面逐一解答学员疑惑,并总结出“技术入股+联合研发”“中试熟化+产业孵化”“专利导航+集群转化”等创新模式。
培训现场
《技术转移基础与四技合同》课从技术转移政策法规切入,深入解读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四类合同(简称“四技合同”)的法律特征及知识产权归属实务要点,帮助学员掌握依法合规推进技术转移的基础能力。
《科技成果交易与评价》课依托千项科技成果交易数据,剖析市场化定价机制,指导学员运用成本法、收益法等工具进行模拟评估,并以某医药成果转化为例,详细讲解了该项目从成果包装、挂牌竞价到交割过户的全流程操作,解析了如何通过专业化平台提升科技成果交易效率。
此外,为期两天的培训还通过密集研讨与案例实操,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知识盛宴”。
“技术参数仅是基础门槛,真正跨越成果转化的鸿沟还得精准把握政策差异——从技术审查规范、产品认证流程到知识产权布局,每一步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磨合,真正破解‘技术变现难’‘供需对接弱’等难题,从而进一步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某科技公司技术经理人表示,课程体系直击技术转移痛点,打通了市场化转化的关键路径。
围绕科技人才服务专营服务机构战略目标,通过技术经理人培训逐步构建“理论教学—案例解剖—对接实践”的技术转移人才培育体系,延伸开发“科技成果托管”“技术需求挖掘”等专业化服务产品,推动形成“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绵阳人才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随着技术经理人队伍的不断壮大,绵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产业创新能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后期绵阳市技术转移人才培育工作迈向系统化、专业化奠定基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