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观察 付江
5月19日上午,绵阳市总工会举行2025年全国、省劳模事迹报告会,6名来自该市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的感人故事。
事迹报告会现场。付江 摄
“科技的温度在于拯救生命,警察的价值在于守护人民。”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胡祥雨分享26年从警历程中的一些感受,他分享了自己是如何面对反拐寻亲的“大海捞针”难题,通过牵头整合DNA研判、公安大数据、AI人像比对等资源,创建起“线索筛查—技术比对—部门联动”的全链条反拐寻亲体系。
“6年来,我已累计接受全国群众寻亲求助5万余次,现场接访3000余人次,足迹遍布10余个省市,帮助700多个失踪人员离散家庭重获新生……”胡祥雨的精彩分享引起了在场人员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
来自游仙区小枧镇遇仙村党总支书记邓长清讲述了自己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故事。二十余年来,他通过自费试种果蔬,将荒山变为3000亩柑橘产业园与千亩蔬菜基地,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谈及感悟,他说到:“我做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做了一名基层干部该做的事。”如今的遇仙村,在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从“贫瘠山村”变为了“产业热土”,而邓长清依然奔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获得全省劳动模范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我要扛起乡亲们的期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让遇仙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短短一个小时的事迹报告会,6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用质朴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将各自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职业操守。
这些劳模们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用自己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让在场的职工群众深受教育和鼓舞。“在聆听报告的过程中,我被劳模们身上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这种精神让我明白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游仙区总工会党组成员马楦翔说。
接下来,绵阳市总工会将持续开展2025年全国、省劳模事迹报告会,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推动更多劳模工匠竞相涌现,为绵阳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