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如何助力科技园区发展?这场对话有干货

2025-06-16 10:29:04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无锡高新区2024年GDP达到了2650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85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8家,上市公司达到了41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了11家,所以我们整个园区的科创浓度非常高。”

圆桌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6月12日,“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创新发展对话在成都举行,圆桌论坛环节,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顾国栋亮出一组数据。

当天,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多名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在科技园区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主题展开精彩对话,分享参与国际合作中的经验与做法。

“我们全区企业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的项目已经达到了28个。”顾国栋谈到,积极推动园区企业出海,是无锡高新区参与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举措。2024年,无锡高新区企业整体对外投资项目达到了57个,协议投资金额达到了7亿美金。

除此之外,平台和基地建设也是关键一招。无锡高新区不仅吸引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欧洲国家在无锡高新区建立创新中心,当地也远赴海外,在比利时等地建立创新中心。

这与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集团”)的做法不谋而合。

“目前我们有7个海外基地,大多在越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能保证我们在海外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长虹集团董事长柳江认为,“一带一路”科技园区合作本质上是企业之间的合作,近年来长虹集团通过合资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项目合作,2024年长虹集团进出口总额达40亿美元。

他还提到,要提升出海企业的自身实力,本地化是一个避不开的工作。为此,长虹集团在人才建设上下起了功夫。目前长虹集团在海外的工作人员90%以上都是本地人,并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培训与管理,实现人才本地化。在产品本地化方面,旗下的家电产品要符合当地政策、节能等标准,满足当地实际需求。

其实,作为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链主企业,创新始终是驱动长虹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智慧家居、数字产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机器人等产业上,长虹集团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例如,在协同创新方面,长虹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协同创新的FLASH放疗设备,能够实现“秒速”治疗,瞬间杀死癌细胞,在肿瘤放疗前沿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这背后,是绵阳立足创新抓产业,提升产业链“整体耦合力”的生动写照。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光垚介绍,绵阳聚力构建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已培育形成两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8个国省级产业集群及12个国省产业园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