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9月6日至7日,“中国李白研究会第22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绵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李白研究会主办,绵阳师范学院、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承办,以“数智赋能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李白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活动现场
开幕式上,绵阳师范学院校长李敏表示,学校自1984年成立李白研究室以来持续推进相关研究,此次办会是人文社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北大教授钱志熙强调,需结合数字人文挖掘李白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会原会长薛天纬指出,“李白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品质的当代阐释;中国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则认为李白的自由精神对人文建设具参照意义。现场还举行了“中国李白研究会学术基地”授牌仪式,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葛景春向大会赠贺联。
授牌
学术研讨阶段,主题报告聚焦多维度李白研究:香港教育大学陈伟强梳理英语世界研究成果,浙江大学胡可先探讨李白与浙东唐诗之路的关联,北大钱志熙剖析其诗歌中的哲学思辨。随后的四场分组讨论,分别围绕文本解读与国际视野、文化传播与产业实践、理论创新与科技融合、多视角研究拓展等方向展开,交流热烈,尽显学术前沿活力。
7日的闭幕式在江油举行。江油市委常委许梅芳介绍,作为李白出生地,江油始终以传承李白文化为使命,通过保护遗迹、深化研究、推动文旅融合,全力打造国际李白文化圣地。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王红霞总结指出,本届年会呈现方法跨界、议题拓展、队伍年轻化、视野国际化四大特点,呼吁推动李白文化与数字技术、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会后,学者们实地考察了江油李白纪念馆与青莲镇李白故居,直观感受李白文化积淀。
本届年会汇聚老中青三代学者,既有薛天纬、詹福瑞、葛景春等资深专家的方向性指引,也有众多青年博士和跨学科新锐的创新尝试。数字赋能与国际传播成为突出亮点,多篇论文涉及李白文化数字化存档、AIGC应用及海外传播等议题。据了解,江油李白纪念馆藏有9200余件(套)藏品,含一级文物7件(套),已出版相关论著近40种。下一步,纪念馆将推动李白文化突破学术壁垒,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外研究传播领域的核心地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