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非遗传承新路径 全国专家绵阳论道口述史

2025-11-21 11:23:5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日前,第十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48家机构的130多名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文化工作者齐聚绵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共探文化传承新路径。

口述史是留存非遗活态记忆、传承民间智慧的关键手段,在抢救濒危文化资源、连接古今文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针对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实践中的现实困境展开热烈探讨:既有专家学者从口述采集、文献考据、理论阐释、遗存勘察、个案研究等多个维度分享学科前沿动态与研究方法创新,也有青年研究者与基层非遗工作者围绕“口述史在非遗教育中的应用”“数字化背景下非遗口述史的传播创新”等核心议题的鲜活分享。

其中,西华师范大学蔡东洲教授以《江油关:历史与传说共筑》为题,结合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系统梳理了江油关自三国时期起作为军事要塞与交通要道的历史沿革,清晰还原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地位与社会功能。“江油关的文化价值不仅根植于其珍贵的历史遗存,更凝聚于其承载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内核。”蔡东洲深入剖析江油关相关民间传说,探讨“历史史实”与“民间想象”的交织逻辑后如此总结道。

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马泽民说,此次研讨会既为非遗口述史传承者、研究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后续将持续推出有深度、有高度的研究成果,推动非遗研究学术交流,助力文化传承创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