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人模拟“排雷” 这场沉浸式国防课吸引了川渝云贵百余名中学生

2025-11-25 10:28:5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在180×180cm的模拟房间内,9×9的格子下暗藏“地雷”,而一个通过编程控制的机器人正在借助视觉模块识别二维码线索,结合布雷规律精准探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机器人绿灯灭、红灯亮,这里肯定有雷!”指挥中心的队员通过4G模块实时传递信息,现场操作的同学沉着调整机器人路线,短短10分钟便完成了雷区探测与标注

这是11月23日在绵阳市涪城区体育馆举行的“川渝云贵”学校国防教育交流活动中的一幕。自11月21日开营以来,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的百余名中学生齐聚于此。据介绍,本次活动旨在以“展示教学成果、深化区域协作、共育时代新人”为核心,遵循《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通过实践化展示、常态化交流,推动学生军事训练高质量发展。

在开营仪式刚结束,共同条令学习与适应性训练便同步开启。教官们从“立正时两脚跟靠拢并齐”“稍息时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等基础动作讲起,逐字拆解口令要领。

“以前觉得站军姿简单,现在才懂,每一个细节都是‘令行禁止’的要求。”绵阳中学学生郭骐睿说。这次活动给她带来很多启发,最主要的是明白面对困难要拿出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问题更要学会主动调整方法、大胆尝试突破,每一次坚持和探索都是成长的收获。

“组织这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是希望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军装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把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根植于心。”贵州队的指导老师陈小红说道,更难得的是,各省队伍在深度交流中,不仅分享了各自在国防教育中的创新做法,还碰撞出很多新思路,比如不同地区的军事文化特色、实践教学模式等,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活动设计,让后续的国防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具感染力,也让各地青少年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凝聚爱国力量。

作为区域国防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四省市学校军事课教学成果,更搭建了经验共享的桥梁。在高中生国防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各省市领队围绕军事课教学创新、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等话题深入探讨;国防教育专题讲座中,专家学者结合国家安全形势,为学子们解读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

此外,学生们还参与电磁频谱监测以及战场医疗救护等技能培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