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警务完美结合 绵阳科技城这个派出所有点儿“智慧”

2024-11-20 13:09:16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刘宏顺

绵阳观察 付江

11月19日上午,绵阳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磨家派出所民警陈坤像往常一样来到该所“智慧”案管室内,打开无人机操作平台进行了一番操作。紧接着,派出所院内的无人机起降平台自动打开舱门,一台无人机随即升起,带着嗡嗡声,它根据预设航线飞向远方,开始巡逻作业。

“智慧”案管室。 唐超 摄

“这个无人机的飞行覆盖范围在方圆10公里左右,可以完美的覆盖我们辖区所有地方。”据陈坤介绍,该无人机搭载着高清摄像头,能够在百米高空上拉近看清路边实时情况。说罢,他便将无人机悬浮在110米高度,通过调整摄像头,轻松将地面车辆信息进行了采集。

这是绵阳市首家建设在派出所的“无人机机库”,之所以建在此处,是因为这里有着绵阳市最大规模的高等级产业园区以及一所师范类大学,同时,京昆高速和成绵复线穿境而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而造就了治安环境的独特性。

无人机出库巡逻。 唐超 摄

“辖区有山区、居民点、厂房、学校等等,巡逻范围较广。以往都是靠脚力,现在有了无人机,在大屏幕上便可一目了然。”陈坤告诉记者,设置“无人机机库”还有另一层考虑:在接到敏感、重大警情后,无人机可以第一时间飞赴警情现场,及时收集固定证据,同时还可以对民警的执法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近年来积极抢占产业新赛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绵阳市公安局便牢牢抓住科技城的资源优势,主动与当地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磨家派出所还拥有绵阳市首个基层执法培训中心,在这里,执法民警通过自主研发的“模拟警情处置系统”,沉浸式、过关式进行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训练。

模拟警情处理训练中。 唐超 摄

在摸拟的警情场景中,执法人员需要调动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和沟通技巧,与虚拟嫌疑人展开对抗。每一阶段结束后,会有现场教官进行复盘点评。

“只有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提升案件的办理质量。”在训练中心的墙面上,贴满了法言法语,执法人员每周需要在此进行两次常见警情处置训练,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不断将规范执法的流程入脑入心。

科技是强警的“利器”。接下来,绵阳公安还将继续以实战需求为牵引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强合作,研发出更多警用科技成果,以科技赋能警务实战,为新质公安战斗力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