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现在进小区刷脸通行,充电桩随到随用,一天能多接十几单!”4月29日上午,在梓潼县翡翠澜湾小区,刚刚完成配送的美团骑手张师傅谈起配送环境变化时感慨。
这一转变,得益于梓潼县以需求为导向、以共治为路径,探索出的“骑手友好型社区”建设新模式。
外卖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长期以来,骑手群体在配送过程中屡屡遇到“进门登记耗时长、停车充电配套少”等问题。为破解外卖配送“梗阻点”,梓潼县在全县29个小区实施“骑手友好型社区”行动,开通骑手“绿色通道”。
小区“绿色通道”。梓潼县住建局供图
供骑手临时休息的独立区域、细致标号的楼栋门牌号、封闭小区为外卖骑手打通“最后一公里”……一个个暖心举措,都是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的缩影。以翡翠澜湾小区为例,取消重复登记环节后,骑手日均配送效率提升40%。
打造“骑手友好型社区”,打通小区大门只是第一步。梓潼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闲置空间,标配饮水机、急救箱等设施,通过资源整合在部分站点增设微波炉、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形成“15分钟暖心服务圈”。
不仅如此,梓潼县还创新建立“双向责任清单”,明确物业需设置专用通道、居民应给予配送等待时间。同时,鼓励骑手参与文明劝导、隐患排查等社区事务。目前,部分骑手已成为“流动网格员”,协助解决乱停乱放问题130余件,发放反诈宣传单4200余份,实现“以服务换服务”的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梓潼县目前已发布64份行业倡议书,覆盖全部物业小区。“下一步,我们将把‘骑手友好型社区’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探索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该负责人表示,梓潼县住建局将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服务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